会议提案
我国已婚育的女性中有45%存在不同程度的盆底功能障碍。许多女性生过宝宝后"并发症"就会接踵而至:身材走样、阴道松弛、夫妻生活障碍、尿潴留、尿失禁等,严重影响身心健康。
1、什么是盆底肌?盆底肌,即盆底肌肉,是指封闭骨盆底的肌肉群。这一肌肉群犹如一张"吊网",尿道、膀胱、阴道、子宫、直肠等脏器被这张"网"紧紧吊住,从而维持正常位置。
2、盆底肌功能障碍常见病症:
(1)尿失禁 ,大家一听到尿失禁感觉特别严重,其实尿失禁也分轻重,轻度尿失禁,叫漏尿,就是打喷嚏,咳嗽,跑或者跳的时候,有尿液流出,这些情况,就要做好盆底肌治疗,减少年老后患大小便失禁的概率。
(2)子宫下垂,阴道壁膨出都属于盆腔器官脱垂。脱垂伴随症状通常有盆腔压迫感或者坠胀感,性功能改变、漏尿、便秘。但并不是所有脱垂患者都有症状,所有大家不能掉以轻心。产后盆底肌损伤的症状说大不大,但是严重影响了女性的生活质量,如果不及时加以治疗改善,还可能会随着年龄的增长日益严重。
3、为什么出现盆底肌问题?孕产,是造成盆底肌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一旦这张"网"弹性变差,其支持作用就会减弱,导致"网"内的器官无法维持在正常位置,从而出现相应的功能障碍,如咳嗽、喷嚏、大笑、提重物时尿液不自主漏出,给生活造成极大的不便;还可能表现为盆底脏器脱垂、阴道前/后壁膨出、大便失禁等;一些产妇还出现阴道前后壁轻度松弛、脱垂、兴奋性下降,从而直接影响性生活质量。
4、积极干预尽早治疗
盆底肌康复治疗分为两种,一种是手术治疗另一种是非手术治疗。而针对孕产导致的功能障碍90%都可以经过非手术治疗康复。
"盆底肌康复训练越早开始越好。产后一年内是盆底肌功能恢复的'黄金时间'。"国际上盆底肌康复训练适用于产后42天开始。目前北京市妇产医院、解放军301医院、北医三院等,有专科资质的三甲医院开设此项服务:通过专业的功能评估后,专科医生依据评估结果提供仪器和运动的理疗方案,经过治疗,再结合必要的家庭保健就可以长期保持疗效。
但是由于像北京市妇产医院这样的专科三甲医院求医人数众多,很多产妇受时间空间限制,前往治疗困难重重。因此,这就为女性盆底肌疾病买下重大隐患。而我们不难发现康复治疗在技术和医疗仪器方面其实都比较容易掌握和满足,因此我建议在大兴区居民社区医院增设"女性产后盆底肌康复"医疗服务。如果能够在社区体验盆底肌康复治疗,不仅可以纾解三甲医院就医拥挤,还便于产妇及时医治同时有充足的时间休息和喂养孩子,最终实现提升女性产后身体机能健康,有利于女性更好的工作,有利于维护家庭幸福。
办理报告
李静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在居民社区医院增设"女性产后盆底肌康复"医疗服务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将办理情况报告如下:
一、开展摸底调研,掌握详细情况
针对提案内容,我委迅速对辖区具有妇科诊疗科目的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以及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23家机构盆底肌康复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摸底调研,调研结果显示:全区共有7家医疗机构开展此项工作,其中二级及以上机构4家(区妇幼保健院、区人民医院、北京市仁和医院、区中西医结合医院),一级机构3家(亦庄医院、西红门医院、礼贤镇中心卫生院),且区妇幼保健院通过北京市优生优育协会验收,成为协会指定盆底肌康复防治中心。目前已开展项目工作的机构,门诊量尚未达到饱和状态,足以满足辖区盆底肌康复需求。另有9家机构(北京同仁医院南区、北京爱育华妇儿医院、广安门中医院,以及瀛海、旧宫、长子营、采育、安定、青云店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计划开展盆底肌康复服务,目前已配备检测仪器和相关专业技术人员,预计于今年7、8月份、最迟于2020年底开展。
二、推进网点建设,提供便利服务
大兴新城核心地区人口较为密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群众自我保健意识逐步提升,对盆底肌康复服务需求逐渐增加,区域内有3家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开展盆底康复服务,北部地区(西红门、亦庄镇、旧宫镇)以及新机场区域(礼贤镇)也有相应医疗机构提供服务;北臧村、黄村、金星、庞各庄、孙村、魏善庄、榆垡等7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尚无意愿开展盆底康复工作。作为大兴区中部地区,庞各庄、青云店、安定、魏善庄镇地域广阔,人口密集度较低,盆底肌康复需求无明显显现,目前青云店、安定镇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拟开展康复服务。下一步,我委将指导康复资源薄弱地区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辖区盆底康复需求进行调研,鼓励并推进这些社区中心积极开展康复服务,扩大康复服务覆盖面,方便群众就近享受盆底肌康复服务,提升群众获得感。
三、强化专业培训,提升服务质量
积极组织辖区已开展及拟开展盆底康复服务机构的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参加北京市盆底肌康复专业知识培训,取得相应资质,提高服务水平,强化服务队伍建设,为辖区目标人群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加强盆底康复相关知识宣传,提升群众自我保健意识,提高生活质量。
主办单位:区卫健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