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减轻学生家长课后任务压力的的建议 提案委员:刘宁

发布时间:2020年09月28日来源:区政协网站

分享:
打印

会议提案

  一、现状

  小学阶段的"家庭作业"沦为"家长作业"的怪象早已不是一件新鲜事。前几年总说给学生减负,但是现在负担又转嫁到了家长身上,家长除了为孩子检查作业之外,和孩子一起做手工、绘制手抄报、帮助班级打扫卫生、购买班级必需品等都成了家长的分内事情了。孩子一个人读书,全家人都得围着团团转……网络上也经常出现家长辅导孩子闹得"鸡犬不宁"的视频,前段时间网传一个新闻,年轻的家长因为陪孩子写作业而突发心梗;孩子因家庭作业和家长发生矛盾;陪读母亲深夜失控怒吼等等事件。平日里本身就忙于工作的家长,下班回家后身心疲惫还要接着辅导孩子的作业,给家长们造成了极大的压力,日常调研观察发现几乎没有家长对于辅导孩子作业问题不深恶痛绝的。

  二、剖析原因

  (一)学校片面"追分",作业超越学生能力。作业种类繁多,学生完成不了,家长被迫代做。由于多种因素造成很多学校不考虑学生的长远发展,而只着眼于短期目标的达成。无视孩子的身心健康执迷学校的升学率。学校以班级排名的方式将压力传递给老师,老师以成绩排名的方式将压力传递给学生。从一年级"轻量级"的听写、口算、手工、查阅到高年级"重量级"的数学应用题,英语、语文阅读理解和写作;从低年级放学后常规的作业抄写、默写、听写,口算到高年段的阅读、写作、听力、口语、奥数;从纸质作业到APP软件打卡一起作业、作业盒子;在孩子最需要充足睡眠,长身体的稚嫩阶段,却要天天熬夜。夜以继日的伏案疾书,近视的孩子、驼背的孩子越来越多。家长心疼孩子的同时,自己也痛苦地沦为"作业奴"。这里显然要求家长是文理全才。尤其到了小学高年段,奥数的疯狂入侵更让家长心有余而力不足。读书学习本是孩子之间的竞争,渐渐演变成"拼爹拼妈"的套路。其实,更多的家长则希望孩子在学校完成作业,回到家拥有更多亲子互动的时间;希望放学后的孩子可以尽情阅读,亲近自然,热爱运动。

  (二)教师失责,转嫁到家长身上,逐步变成习惯(极少数教师自己办托班,辅导作业)。众所周知,每天按时辅导小学生的课后作业居然成了家长的"义务"。小学生完成课后作业,需要辅导、检查、批改到签字,家长需要"一条龙"介入。不是简单地核对一下签个名或督促一下背书,而是货真价实的"批改"!"批改作业"本来是老师的本职工作,却莫名其妙地转嫁给了家长。老师们委屈地说:"我们也批改作业的,那是课堂作业;孩子们带回家的是课后作业"。 课外作业有助于对课堂教学内容的消化及记忆,自然也是学校教学的有机环节。但是据调查小学生的课外作业都是让不具任教资格的家长"越俎代庖",结果必然是难以确保辅导质量。尽管有老师说小学低年级的作业"浅显易懂"。但看得懂不等于可以做到循循善诱。家长在老师"命令式"的作业微信催促下,在自身文化水平相对较高的前提下,无奈"积极"配合,最后沦为老师的"附属学生"。家长不愿意或没有能力配合完成作业的,出现家长与老师关系恶化。最后迫使家长无奈花高价购买专业的"辅导作业"服务,将孩子托给任课老师,或者其他校外托管机构,一个学期的托管费高达上万。

  (三)家长存在"攀比"心理,家长群变成"争宠群"。很多家长一边埋怨,一边还是扛着压力"身体力行"地去落实各项作业指标。某小学的老师在调查中反映:"我们也有苦衷,有些家长比赛似的完成孩子作业。看到那么精美的作品,我也不知道应该表扬还是批评"。这种"比赛"的背后是焦虑攀比心在作怪。也有很多家长暗暗怀揣为孩子"争宠"的心态。在微信群里,几乎没有哪个家长能做到不把老师布置的任务当回事。调查中一位受访者表示:老师一般通过微信群安排任务,谁完成了老师交待的任务、完成得怎么样都一目了然。家长们都争先恐后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把握各种机会讨好老师,从而希望自己的孩子赢得老师的喜欢。也有部分家长难掩炫富之心。比如老师布置了旅游日记的作业,有经济条件的家长就带孩子出国游,继而在PPT讲解旅游的作业里晒美食、晒景点、晒宾馆等,造成了家长群成了"炫富群"的现象。

  三、几点建议

  1、加强教师管理,提高责任意识。

  就家庭作业而言,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一环,理应由学校完成。当然家长可以配合学校,督促孩子完成作业,但家长没有批改、辅导作业的义务,学校与家庭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要有所分工,避免出现"任务式"、"必须式"、"暗示式"的恶性沟通方式。合作中趋利避害,教师应该认真履职,不要将孩子的教育任务转嫁到家长头上,应根据学生的家庭状况、工作时间和受教育水平等,制定一个真正对孩子学习和成长都有利的解决办法。

  2、规范的交流平台,解决家长群困扰

  针对班级家长微信群中的乱象,应该取消家长微信群,改为使用新的APP交流平台进行交流,例如目前区内有在推广的APP【老师说】软件,已经有个别学校在推行使用了,经了解,该平台能够做到家长互不可见、不可加好友、没有群聊等功能,老师可以自动分发成绩,只有该学生家长能够看到自己孩子的成绩,且还能自动统计家长反馈意见等工作,可以说既能够解决微信家长群的风险,又能够帮助老师和家长们摆脱威信群困扰,还能保护孩子及家长的隐私。建议在全区内推广普及类似这样的交流平台。

  3、提高托管质量,整顿市场秩序

  ①加强对托管质量的管理,由当前保姆式的托管方式改进到学习式的托管方式,由老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辅导;②建立托管收费平台,由教委及物价核定部门研究合理的发放标准,杜绝不合理收费;③对非正规的托管机构进行专项整治,杜绝不正规的培训机构虚假广告、散布优先谣言,煽动家长的焦虑情绪,扰乱正常的教育秩序。

  4、监管部门要进一步强化管理

  教育部门要强化管理,实现教育资源的公平。教育资源分享的公平公正性有利于消除学校与家庭的教育焦虑,这需要相关确实承担起自身的管理职责,以制度和政策的强硬手段对当前基础教育中的乱象重拳出击。对课外作业实行可量化的鉴定机制。出台具体的课外作业管理细则,明确什么是"课外作业",谁来评判、如何评判;对于老师布置的超"标准"作业谁来处罚、如何处罚;对于涉及的学校谁来整改,如何整改等,根据实际情节,罚到痛处,落到实处。

办理报告

  刘宁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关于减轻学生家长课后任务压力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将办理情况报告如下:

  一、高度重视,明确提案意愿

  收到此提案,教委高度重视,立即责成小教科,组成提案落实小组,充分调研,科学论证,保证提案的严肃性。针对提案所提出的问题,明确提案内容的意愿所在。经与您深入交流论证,进一步明确您所反映的问题是现阶段出现学生"家庭作业"沦为"家长作业"的问题,目的是希望通过加强对教师的管理、加强对学校微信群的管理来减轻学生家长课后任务压力。

  二、深入调研,了解现实状况

  根据提案反映问题,区教委提案落实小组进行了深入的研讨,并通过电话、视频会议形式与对中小学学校进行了全面调研。我们了解到的具体情况为:

  我区小学将2019年6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出台的《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中关于"杜绝将学生作业变成家长作业或要求家长检查批改作业,不得布置惩罚性作业。教师要认真批改作业,强化面批讲解,及时做好反馈。"的文件精神,悉数纳入《大兴区小学2019年工作要点》,对学校提出明确要求。各校均严格执行中共中央国务院、市区文件精神,并对教师提出明确要求。然而,在实际教学工作中,仍存在少数教师对要求理解不到位,有些家庭作业名义上不要求家长,但仍需家长协助才能完成。

  三、多方探讨,研究解决方案

  在充分调研基础上,我们与您再次沟通、重点从加强学校管理角度解决问题,研究制定解决策略有:

  一是加大宣传力度。组织校长、教学干部集中开会,重申对学生作业的要求:杜绝将学生作业变成家长作业或要求家长检查批改作业,不得布置惩罚性作业。教师要认真批改作业,强化面批讲解,及时做好反馈。

  二是纳入综合考评。将各校的执行情况纳入对学校的综合评价"队伍建设"项目中,凡有教师违反要求的学校,依据群众来访并经调查属实的,扣2分(占总分总数的4%)。

  三是提升布置作业能力。充分发挥学校自主办学权,鼓励学校通过各种方式进行教学研究,规范教师布置作业行为,提升布置作业能力,创新布置作业方法,鼓励学校及时梳理总结经验,举办大兴区小学"统筹科学设计学生作业提升课堂质量"研讨会,探讨日常作业、假期作业设计策略,有效提升教学效果。

  北京市大兴区教育委员会

浏览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