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提案
2017年9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创新体制机制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尊重农业发展规律,强化改革创新,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保护产地环境,提升生态服务功能,全力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农业发展新格局”的要求。2019年11月大兴区成功被确定为第二批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需打造以绿色技术体系为核心、绿色标准体系为基础、绿色产业体系为关键、绿色经营体系为支撑、绿色政策体系为保障、绿色数字体系为引领的区域农业绿色发展典型模式。
2019年2月,七部委联合印发《国家质量兴农战略规划(2018—2022年)》,提出加快农业绿色化高质量发展路径,着力推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强调一二三产全面融合的“高质量生态循环农业”。
有鉴于此,建议大兴区应抓住作为绿色发展先行区的机遇,引导采用生态循环技术,实现农产品质量提升、农民收入得到提高,农村环境得到改善。具体建议如下:
一、总体思路
以列入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为契机,以生态循环技术和项目为抓手,以农业高质量发展,农村绿色生产生活为目标。
二、具体工作
制订大兴区农业绿色发展先行示范支撑体系建设方案
建立绿色发展专家智库,确定落地技术和项目,结合农业农村特点,应重点考虑固体有机废弃物资源肥料化利用的相关技术和项目。
选择试点村镇,试点基地,获取反馈数据,调整优化方案。
编制《年度工作报告》,总结典型模式,针对案例分析,总结提炼,树立典型。
三、配套政策
政府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和公益基金的引导作用,引导农民采用生态循环模式和创新高效技术,推动项目和技术实际开展,达到预期目标。
四、总结
实现农业绿色发展,除了地方政策引导,还需要专家智库和可落地的技术和项目,只要真正落到实处,必将带来实际的改变。
办理报告
李边卓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关于抓住绿色发展机遇,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将办理情况报告如下:
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创新体制机制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意见》、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开展第二批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评估确定工作的通知》等文件要求,北京市高度重视创建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工作,选定大兴区为第二批申报创建的主体。大兴区按照相关要求,建立了先行区建设组织领导及部门间分工协作协调机制,组织编制了先行区建规划和实施方案,提出推进先行区建设的总体思路,明确了先行区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 、发展目标和功能定位,确定先行区的重大任务和重点工程,以及先行区建设的实施步骤和保障措施,2019年11月,经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财政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水利部、国家林草局评估确定了第二批41个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其中北京市大兴区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上榜。
开展创建以来,大兴区全面贯彻中办国办《关于创新体制机制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意见》和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创建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的要求,按照《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先试支撑体系建设管理办法》规定,积极推进各项绿色先行区建设工作。
一、编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先试支撑体系建设方案(2020—2022年)
大兴区以创建绿色发展先行区为契机,把握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和大兴区功能定位,在全区范围内坚持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绿色高精尖方向,提高大兴农业创新力、产业竞争力和生态承载力。结合绿色农业先行区和现代农业优势区的工作基础,编制了《北京市大兴区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先试支撑体系建设方案(2020—2022年)》。方案包括建设背景、总体思路与目标、重点任务、进度安排、经费估算与筹措、效益分析、保障措施7部分。通过方案实施实现绿色技术供给能力显著提升、绿色政策创新步伐加快、绿色标准化体系基本建立、绿色产业发展水平全面提升、农业信息平台建立,形成一套具有大兴特色的农业绿色发展新模式、新技术、新机制、新路径,为北京加快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提供坚实保障。
二、重点任务
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先试支撑体系建设重点任务包括依托庞采路现代农业产业带及永定河绿色产业发展带资源优势,开展绿色防控技术应用试验、蔬菜育苗技术应用试验、农业废弃物处理技术应用试验、西瓜科技示范基地建设;建立和完善农业绿色发展技术体系、标准体系、产业体系、经营体系、政策体系和数字体系等六大体系,构建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先试支撑体系,促进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先试区建设。
(一)建设目标
到2022年,依托绿色防控、蔬菜育苗技术、农业废弃物处理技术、西瓜科技示范基地建设等应用试验,实现化肥减量化、促进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瓜菜生产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绿色投入品管控体系不断完善,各项补贴政策进一步完善,完善绿色农业发展政策体系建设,制定节水节药、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等专项补贴制度2-3项,订单农业稳步开展,绿色农业发展政策不断完善。总结出大兴区农业绿色发展支撑体系建设过程中形成的典型技术模式和案例,形成大兴区特色的农业绿色发展技术模式标准。
(二)任务内容
1.技术应用试验
以庞采路沿线农业园区为主,科学选择试验点,开展绿色防控技术应用试验、蔬菜育苗技术应用试验、农业废弃物处理技术应用试验、西瓜科技示范基地建设。相关试验明确了实验目标、试验内容与要点、试验步骤、实施规模、承担单位、合作单位、专家团队等具体内容。
一是绿色防控技术应用试验由大兴区植保站承担相关工作,深入开展绿色生态调控及农艺改良技术研究、物理防控与生物防治技术研究、开展绿色防控产品补贴项目等工作,采取生态调控、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科学用药等环境友好型措施控制农作物病虫危害,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推广应用绿色防控产品,实现化学农药减量增效,化学农药使用量持续减少,从而促进农产品质量的提升,实现农业生态化与安全化。
二是蔬菜育苗技术应用试验由大兴区蔬菜站承担相关工作,以种苗良种化、育苗工厂化、供苗商品化、种苗标准化为发展方向,通过集约化、工厂化育苗手段缩短育苗时间、节约用种量、提高育苗保险系数,为引进、试验、示范、推广新优品种以及提高育苗量等提供重要保障。通过集约化育苗,每年引进推广优质蔬菜品种10个以上,丰富大兴区蔬菜品种多样性,提高蔬菜产品品质,以适应消费者逐渐升级的品位需求,提高蔬菜产量产值。通过新优品种示范应用,以点带面,促进新优品种的推广,扩大大兴区蔬菜优新良种的覆盖率。
三是农业废弃物处理技术应用试验由大兴区农机技术推广站负责,以农业废弃物转化利用为手段,建立多主体参与的现代农业产业链条体系。建立技术支撑和制度保障相结合的农业废弃物的综合转化利用系统。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化服务、生产者参与”的协同、长效机制,实现农业废弃物得到无害化处理和转化利用。
四是西瓜科技示范基地建设由大兴区农业技术推广站负责相关开展西瓜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观摩培训等相关工作,立足解决制约西瓜产业竞争力提升的关键问题,加大新品种应用示范,以及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清洁生产、水肥一体化、减肥减药减抗、高产高效、农业物联网等方向的技术集成与示范。在此基础上,有机农业示范基地加强微生物、植物源等新型有机投入品以及生态调控、质量追溯等有机农业生产技术的试验示范。建设打造有机西瓜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和西瓜农业科技示范基地,以其较强的科技创新能力与较高的生产技术水平,较好的示范带动效果,推动大兴区传统西瓜产业向现代化的转变,推进大兴区西瓜产业技术与品种的发展和西瓜生产能力的稳步提升。
2.推进固定观测实验站建设
观测试验站依托大兴区植保站、气象站、土肥站、蔬菜站、环监站等部门进行相关工作开展,计划在大兴区农业技术推广站挂牌“国家农业绿色发展观测试验站”,大兴区农业技术推广站主要开展蔬菜西瓜为主的科技示范、辐射带动、技术培训等工作,被评为国家西甜瓜产业技术体系大兴综合试验站、农产品质量安全试验示范基地。下设大兴区气象预警中心、大兴区环监站、大兴区土肥站、大兴区植保站、大兴区蔬菜站5个分站,分别负责气象、水分、土壤和生物等的观测、监测和分析。
观测试验站重点对试验园区的气象、水分、土壤等24项指标进行观测、监测和分析。在试验区内开展监测,数据监测以现有设备为主,不具备监测条件的数据指标委托第三方单位进行监测。
3.绿色农业标准体系建设
开展全区标准化生产。推广农产品产地准出机制,推动标准化基地创建,检测农产品4.7万个,加大监管和执法力度,坚持为市场提供放心、安全、优质的农产品。按照“稳定总量规模,提升创建质量,强化产业对接,增强基地效益”的总体思路,开展农业标准化基地建设和“三品”基地认证,进一步推进本区农业标准体系入户进程,确保标准入户率达到100%,实现育苗、种植、加工、配送全产业链生产,应用物联网技术,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可追溯;同时,建设航食标准化种植体系、航食标准化鲜切加工体系和标准化质量安全监管体系。
4.绿色农业法规政策体系建设
针对政策扶持“碎片化”问题,坚持综合施策,集成和创新一批扶持政策,制定出台耕地保护、农业污染防治、农业生态保护、农业投入品管理等方面的政策文件。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政策。按照《关于加快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财金〔2019〕102号),进一步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
5.绿色农业产业体系建设
推动农业转型升级,加快“三个转变”。一是推动农业向绿色生态产业转变,提升农业生态功能。进一步深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调减高耗水农田。推动节水、节肥、节药,完成4000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强化农田节水设施管护,持续对有机肥使用进行补贴。二是推动农业向特色集群产业转变,提升农业生产功能。进一步依托西甜瓜品牌效应,精心打造庞采路田园休闲带。三是推动农业向都市服务产业转变,提升农业生活功能。紧抓机遇,有效对接和服务首都市场及临空经济区发展。以机场经济为契机,发展京郊休闲体验游,做强西瓜节、梨花节、桑葚节等节庆产业,打造全产业链。进一步推动供给侧优化,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深化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工作。
6.绿色农业经营体系建设
建立“龙头型企业+合作社+农户”产业化经营机制或“龙头型企业+生产型园区+规模化生产”农业产业一体化发展模式,引导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壮大。
7.绿色农业数字体系建设
围绕建设北京农产品优质安全示范区,开展数字菜田项目建设,通过实施智慧化生产环境监控服务、智慧农事履历标准化服务、精细化投入品管理服务,推进设备自动化控制管理服务,实现菜田信息化应用覆盖大于30%。
(三)建立绿色专家智库
与国家西甜瓜产业体系、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等单位合作,建立植物保护、蔬菜技术、废弃物处理、西甜瓜技术等4组包含20余位专家的绿色专家智库,对大兴区绿色产业发展提供指导。
三、下一步计划
2020年做好启动工作。开展调研,落实试验技术的具体试验范围与地点,安排试验、示范工作,与相关科研院所、站所对接,引进相关技术,制定试验方案,启动试验工作。2021年为推进实施阶段。积极开展各项应用试验,对试验数据进行监测,打造绿色农业技术体系、绿色农业标准体系、绿色农业产业体系、绿色农业经营体系、绿色农业政策体系。不断推进绿色防控技术、蔬菜育苗技术、农业废弃物处理技术、西瓜科技示范基地建设,对技术应用试验观测数据进行汇总分析。2022年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完成,及时开展试验示范区建设经验总结,研究归纳成熟的技术路径、发展模式和运行机制。
北京市大兴区农业农村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