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提高大兴社区和绿地鸟类多样性的建议 提案委员:蔡静

发布时间:2020年09月28日来源:区政协网站

分享:
打印

会议提案

  近些年,大兴地区绿地面积不断增加,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很多野生鸟类纷纷在大兴停留、生活。据调查,截止到2019年底,在大兴区内观察记录到的野生鸟类超过260种,而这个数据在十年前是80余种。仅仅在2019年度,在念坛公园、南海子郊野公园、麋鹿生态实验中心等地连续观察记录新增21种珍稀野鸟,多数为北京首次记录,大兴区也成为首都众多观鸟爱好者的新热门地区,这充分体现了大兴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良好成效。但数据的背后也发现了一些问题,调查发现经过大兴地区鸟类数量和种类明显增多,但在大兴地区停留的鸟类并没有显著变化,这意味这些年我们区增设的各种绿地为野生鸟类提供了栖息场地,但食物资源并不丰富,尤其是秋冬季。据观察,每年秋冬季念坛公园、南海子郊野公园等地林地清扫非常彻底,湿地的芦苇区域全部收割、转移。实际上,林地落叶和种子可以为越冬的野鸟提供丰富的食物,而很多湿地生活的鸟类在芦苇区域过冬。以2019年的11月份为例,念坛公园的芦苇区迁移来五只震旦雅雀(全球仅余1000多只,被称为鸟类中的“大熊猫”),据观察者发现这五只震旦雅雀是双亲带领三只幼鸟,但没过几天,因为念坛公园的芦苇收割导致五只震旦雅雀踪迹不明,着实让人惋惜。为了更好的吸引并留住野生鸟类,满足广大市民与动植物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望,我们的建议如下:

  1、参考圆明园、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做法,在做好防火措施的 同时,为过冬的野鸟保留一部分食物资源和芦苇区域。

  2、增加种植金银木、柿子、桑树、芦苇等直接为野鸟提供食物,种植柳树、榆树、八景天等招引昆虫为食虫野鸟提供食物,适当调整配制乔灌草,高中低搭配,提升隐蔽性

  3、设置喂食台和繁殖巢箱。为弥补天然食物不足,安装若干个喂食台。喂食台设置于相对隐蔽环境中,或者通过悬吊方式设置喂食台,防止家猫利用喂食台捕捉野鸟。巢箱主要考虑一些留鸟繁殖习性,比如麻雀在繁殖季节会利用人工巢箱繁育雏鸟,提供一些巢箱以满足野鸟的繁殖需求。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适当保留枯死树干,为啄木鸟提供食物和做窝条件。

  4、减少人类活动干扰。在绿地边缘搭建篱笆,设置宣传牌,教育公众不围观野生动物,不打不追,不骚扰,保持安静,不贸然闯入野生动物活动区,引导公众科学观鸟,如何与野鸟和谐相处。

  5、植物管理不过度使用农药,保持不发生虫害为宜。在绿地及附近不投放毒鼠药物、粘鼠板等,防止误伤危害野鸟。

  6、适当管理,长期坚持。通过管理保持栖息环境适宜,有饮水水源,食物充足,去除家猫等危险因素,建立长效机制,保持植被的稳定,让野生动物自愿长期留在这里,繁衍在这里,一代又一代生活在这里,从而长期维持这一“邻里关系”和谐共存。

办理报告

  蔡静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提高大兴社区和绿地鸟类多样性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将办理情况报告如下:

  一、领导高度重视

  安排一名主管领导负责建议的办理工作,责成相关部门立即制定工作方案。

  二、主要做法

  1、积极联系区园林绿化中心,就如何提高公园内野生动物生存环境进行研讨,争取在公园内游人数量较少的区域,为鸟儿设置喂食台、安装巢箱,减少落叶清扫次数。

  2、在林地和公园内增加宣传拍和横幅等,加强对野生动物的保护和宣传。要求园区保安在发现有任何破坏野生动物行为,立即制止并报警。

  3、联系观鸟组织或者观鸟爱好者,利用周末的时间尽可能多的在本区湿地公园范围内开展观鸟活动,用实际行动增强市民对观鸟的兴趣,从而增强市民爱鸟护鸟的意识。

  4、在平原造林工作中,增加鸟类食源性植物。

  5、加大对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类案件的查处力度,力争查处一案、教育一片。

  6、计划2020年在全区范围内开展野生动物资源调查。

  大兴区园林绿化局

浏览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