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提案
国务院2019年2月正式批复的《全面推进北京市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工作方案》,明确要加快高端产业综合服务区域国际社区建设,提供高品质、国际化的教育等配套服务。大兴区作为首都新国门,需要尽快完善落地政策,服务国际人才和引进人才子女就读需求,营造良好的涉外教育环境。具体问题如下:
一是落实北京市教育等专业服务领域开放改革举措、加强国际化专业人才服务与引进的需要。北京市在8月正式出台了《教育领域开放改革三年行动计划》,提出从增加供给、培育示范、扩大开发等角度提升全市国际教育品质,服务国际人才和引进人才子女就读需求,营造良好的涉外教育环境。并优化营商环境的角度出发,提出要争取先行先试,试点将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审批权限下放至区级教育行政部门,强化区域统筹,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目前,大兴区尚未出台相应的落实政策,未能结合我区的发展趋势、发展速度等对国际学校的发展布局、供给规模及如何服务于营商环境改善等问题做出前瞻性安排。同时根据调查,目前大兴区有知名度的国际学校多数布局在亦庄经济开发区,新机场临空区仅有一处提供高中教育的国际学校纳入市里相关工作计划,且尚待落实。随着大兴区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当前的国际教育供给现状将难以为继。
二是落实最新大兴分区规划、促进新机场临空区等产城融合区域快速发展的需要。11月,最新的《大兴分区规划》获批,确定了由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北京部分)、大兴新城、亦庄新城(大兴部分)构成的产城建设空间布局,以及京雄协调发展、京津冀高端产业协同发展为重点的产业协同布局。以新机场临空区为例,据专业机构测算,未来新机场临空区产业人口和中短期停留人口将迅速增加,预计到2025年时临空区就业人口将突破20万,中短期停留人次更将突破一亿。其中,国际化创新人才和高端商务人群将是为临空区发展聚人气的关键。因此,仅仅提供某一阶段的国际教育,而不提供成体系的国际教育服务,将难以满足临空区产业发展的需要。同样的道理,在大兴区其余高端产业聚集区域也适用。
为此,建议:
一、从教育领域开放改革的角度,尽早出台区级落实政策,提出大兴区国际教育供给策略。
以完善国际学校布局、中小学与国外知名中小学开展交流项目、合理完善高中中外合作办学、加强对现有国际学校的指导和服务、引入或培育国际教育示范项目、探索举办高水平职业教育中外合作项目、争取试点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区级审批等为重点,首先从政策层面提出大兴区国际教育供给策略,在区级层面落实教育领域开放改革,并与医疗、科技、文旅等领域的开放改革步调一致。
二、从促进新机场临空区等重点区域发展的角度,进一步规划我区国际教育项目的格局和体系。
从促进新机场临空区(北京部分)、大兴新城等重点区域发展的角度出发,服务国际人才和引进人才子女就读需求、营造良好的涉外教育环境。根据这些区域内未来的产业人口规模、中长期居留人口规模,以及大兴区未来将承接的主城区转移人口规模等,在落实北京市《教育领域开放改革三年行动计划》等相关政策的基础上,合理估计需求,进一步规划大兴区国际教育项目的格局和体系,更好服务区域发展。
办理报告
甘佳庚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完善临空区等产城融合区域国际教育供给体系、更好服务高端产业人才建议"的提案已收悉,非常感谢您对大兴教育的关注和支持!现将办理情况报告如下:
一、落实政策方面
为贯彻落实《首都教育现代化2035》《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文件精神,根据《北京市国际学校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文件要求,结合大兴区教育工作实际情况,区教委研究制定《北京市大兴区教育委员会关于落实<北京市国际学校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的实施方案(讨论稿)》,推进大兴国际学校稳步发展。
二、市建共管学校进展情况
(一)利用市级优质校资源,开展国际教育。在市教委的支持下,区政府决定在北京新机场临空经济区提供建设用地,争取市建共管学校在我区落地。
(二)北京市教委于2019年10月发布成立北京第四实验学校的决定。该校位于北京新机场临空经济区榆垡组团,办学类型预计为九年一贯制学校+高中+国际部,并由北师大附属实验学校进行承办。
(三)目前已确定新航城公司代建北京第四实验学校,正在研制倒推工期表;学校教师招聘工作已经启动,前期储备教师8名。
三、下一步工作重点
大兴教委将积极对接市教委,推进北京第四实验学校相关工作进程。
再一次感谢您对大兴教育的关心和支持!
北京市大兴区教育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