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提案
为提升北京市街道社区体育工作水平,实施《体育生活化社区建设规范》地方标准,2017年6月北京市体育局印发《北京市全民健身示范街道标准》,预示着北京市全民健身体育示范街道创建工作全面启动。为贯彻实施《北京市全民健身条例》《北京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年)》,落实北京市2018年重要民生实事项目——创建60个全民健身示范街道和体育特色乡镇,根据《北京市体育局关于开展创建北京市全民健身示范街道的通知》(京体群字〔2017〕31号)要求,依照《北京市全民健身示范街道标准》,2018年底全市40个街道被授予“北京市全民健身示范街道”称号(详见《北京市体育局关于命名2018年北京市全民健身示范街道的决定》京体群字〔2018〕44号)。
全民健身体育示范街道创建工作是对党的十九大精神的积极响应,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工作重要论述的具体践行。全面深入实施全民健身国家战略,促进全民健身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千方百计破解群众健身难题。创建工作是发展以人民为中心的体育的有效实践。
全民健身体育示范街道创建工作是对“十二五”时期北京市实施创建“体育生活化社区”工作的全面提档升级,不断满足了人民群众对运动健身和健康生活的新期盼、新需求,使全民健身体育示范街道成为“十三五”时期引领全市群众体育事业不断发展的中坚力量,使建设成果更多、更好地惠及百姓。
大兴区拥有“三区一门户”的功能定位,更应紧跟全民健身国家战略脚步,深入落实北京市关于体育示范街道的创建政策,着力构建覆盖全区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努力实现体育服务新标准、体育惠民新发展。
建议:1、发挥各类专业单项体育协会的社会主导性,提高全民参与度。利用协会公共服务特点将街道与居民无缝对接,形成良性循环的健身活动体系。在协会的配合下,街道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社区体育组织网络,让每个街道拥有不同类型的健身团队3支以上。
2、积极与驻区单位、学校共享共建,不断完善全民健身场地、置换全民健身器材,将全区大型体育场地对百姓开放。通过自建、共建、共享等方式,完成街道文体中心、全民健身中心建设。
3、区内各专业单项体育协会大力推广体育运动标准,引导群众科学健身,利用专业技能,配合区体育管理部门,组织街道居民体质测试。协会积极配合街道,根据街道的实际特点制定适合实施的活动项目,坚持以“小型活动经常化、大型活动规模化”的全民健身活动模式,让群众参与其中、享受其中。
4、多有关部门联动,督促街道履行公共体育服务职责,健全公共服务体系,将创建体育示范街道各项政策内容在各基层单位做牢做实。
办理报告
侯川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创建体育示范街道的建议”的提案收悉。首先,对您在繁忙的社会事务工作中,关注我区群众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建立健全等问题,表示衷心的感谢!做好全民健身工作,提高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水平,是政府赋予体育部门的职能。因此,您的建议使我局倍受鼓舞和鞭策。局领导对您的建议非常重视,组织有关业务科室和人员进行了认真研究,并指定具体业务部门和专人进行办理工作。现将办理情况报告如下:
一、持续扩大规模,完善体育组织网络和服务体系
1. 加强体育健身组织建设。通过完善激励保障机制,支持各级体育行业协会发挥枢纽型社会组织作用。促进带动各行各业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强对基层体育健身组织的指导服务,培育发展在基层开展体育健身活动的城乡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积极开展基层健身团队备案、星级健身团队评选和健身团队骨干业务培训工作,推动健身团队制度化、规范化发展。截至目前,大兴区共有全民健身团队564个,单项体育协会35个。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大力支持协会发展,并依托各单项体育协会分别举办足球赛、篮球赛、龙舟赛、空竹赛、羽毛球赛、太极拳赛、象棋赛等,扶持协会更加健康规范发展。
2. 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服务管理。围绕社会体育指导员“奉献、服务、健康、快乐”的工作宗旨,加大对社会体育指导员志愿服务工作的宣传培训力度,弘扬体育文化,带动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健康有序发展,提高社会体育指导员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基层的指导员组织社区、乡镇、街道的居民进行体育锻炼,传授体育技能,带领居民组队参加各项群众体育赛事活动,助力市民身体素质的提升。
3. 充分调动各单项体育协会的积极性,发挥其专业优势,支持协会深入基层发展下一级组织,为基层的全民健身团队发展提供专业技术力量保障。
二、采取多种形式,丰富全民健身场地设施资源供给
2018年以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投入运营,新中国迎来70华诞。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大兴区全面对标“健康中国2030”、“健康北京2030”规划纲要,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争取北京市体育彩票公益金1109万元,区级财政投入资金6600万元,建设了222处健身场地和健身设施;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61%。根据《大兴区四经普体育场地普查报告》,截至2018年底,大兴区共有体育场地2288个,全区体育场地总面积440.6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6.70万平方米,平均每万人拥有体育场地14.04个,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70平方米以上,有场地条件的城市社区和农村体育设施覆盖率达100%。
1. 2011年以来,大兴区依托专项资金,开展针对农村的“农民体育健身工程”,针对社区的“提升工程”,全民健身路径,公共体育场馆开放实现“双增长”。镇、街道和社会各界协力开展体育公园和健身步道建设。利用城市乡村金角银边、体育用地、公园广场、老旧球类场地等场所,或通过与镇街辖区内单位共建共享等形式,共为各个镇街、村社区、公园、广场等处建设七人制足球场3个,五人制足球场26个,笼式足球场50个,标准篮球场148个,半场篮球场26个,乒乓球场31个,棋苑19个,健身步道19.4公里,更新室外健身器材累计1034套,配建室内健身器材81套。这些数量众多、种类丰富的体育场地设施全部都以免费开放的形式,为我区居民日常参与体育锻炼和球类运动提供了便利的条件,极大满足了我区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身需求。
目前,区内所有行政村及有条件的社区、公园、健身广场等,都配有室外健身器材。各类专项活动场地逐年建设中,目前已全面覆盖全区14个镇及8个街道。随着政府投入资金的逐年增加,群众对体育场地设施需求的不断加大,专项活动场地覆盖率正在逐年不断完善。
2. 扎实推进学校、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体育设施逐步向社会开放,提高公共场地设施有效使用率。区教委、区体育局实行挂牌督促、动态打分。鼓励机关、企事业单位体育设施对社会开放,逐步实现共享共用,力求将闲置国有资源作为全民健身场地的有力补充,为群众健身锻炼提供更多便利。?
三、多措并举抓落实,促进市民体质和健身意识提升
1. 贯彻实施《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开展达标测验和体质测定工作。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明确指导员的权利、义务及相关待遇,规范指导员的申报、培训、考核、上岗等管理制度,使社会体育指导员的重要作用得到充分发挥。通过举办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科学健身大讲堂等系列活动,不断提升市民科学健身素养,发挥全民健身在健康促进、慢性病防治和康复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2. 积极推进国民体质测试工作,帮助我区群众了解自身身体素质状况,根据总体结果进行分析评价,为受测群众开具科学运动处方,为全民健身体系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3. 搭建平台,让各单项体育协会更加广泛的、长期的参与到各基层单位的全民健身活动中去,充分发挥其专业特长。壮大体育类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等社会组织,帮助解决工作场地和经费所遇到的困难,分类型、分步骤推进体育社会组织实体化改革。
4. 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举办、管理社会组织,鼓励各类社会资本捐资设立体育类公益基金会。积极参加京津冀一体化的体育文化交流活动大力宣传项目文化。围绕全民健身、竞技体育、体育产业和体育文化等方面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为体育事业发展努力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四、看齐市级标准,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近年来,在北京市体育局的正确指导下、在区委区政府的支持帮助下,大兴区群众体育工作有了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街道、乡镇中开展起了有特色、高水平、群众参与程度高的体育健身活动,全面提升了我区街道、乡镇百姓健康水平。
根据市体育局工作要求,“十三五”末期,各区县应达到全民健身示范街道和体育特色乡镇数量不少于镇街总数的30%;“十四五”末期应达到镇街总数的100%。因此,我局有计划的逐年加大示范街道、特色乡镇创建及扶持力度,截至目前已创建成功4个体育特色乡镇和2个全民健身示范街道。
本年度,我局计划创建体育特色乡镇3个、全民健身示范街道1个,分别为青云店镇、瀛海镇、庞各庄镇及观音寺街道。截至目前,已向以上十个镇街累计下拨扶持资金1000万元,用于特色乡镇及示范街道建设。8月底前,区体育局将指导参与建设的街道、乡镇按照“两个标准”开展创建工作,完善基础材料,解决未达到标准的突出问题。10月份市体育局将会同市农业农村局成立验收小组,并委托第三方公司对申报的街道、乡镇进行验收,对存在问题的街道、乡镇督促整改。11月底前完成2020年北京市全民健身示范街道和体育特色乡镇的评定工作,结果分为优秀、良好、达标与未达标。对达标及以上级别的街道、乡镇予以命名,制作并发放全民健身示范街道和体育特色乡镇牌匾、材料汇编等。
下一步,我区将继续高度重视北京市全民健身示范街道和体育特色乡镇创建工作。一是与我区的体育设施建设规划相结合,积极争取资金,逐年改善镇街体育健身各种软、硬件条件;二是与各街道、乡镇级体育团体建设工作相结合,加大镇街基层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力度,提高基层体育团体的体育健身技术水平,从而进一步展现我区群众体育朝气蓬勃的新面貌。
感谢您对我区体育事业的关心和支持!我们会积极地与您保持联系,希望您对我们的工作继续提出宝贵的意见与建议。
大兴区体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