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提案
一、现状
2023年1月出台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继续支持创建农业产业强镇、现代农业产业园、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在《北京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行动方案》中提出实施现代农业发展载体打造工程。以区为单位创建2至3个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示范引领农业设施化、园区化、融合化、绿色化、数字化发展。在通州区、大兴区、顺义区、房山区等建设高效设施农业试点片区。
二、问题
农产品流通产业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核心支点,有效衔接乡村振兴,促进消费升级的重要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产业。据调查发现,大兴区农产品仓储交易区域分散、规模体量小、设施老旧等现状。通过建设农产品上、中、下游的全产业链条的产业集聚,打造集种、养、加、销一体化发展基地,将加快大兴区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促进壮大富民产业扩大消费升级。更好地迎合国家产业战略布局。
三、建议
1、对大兴区农产品产业的上中下游进行实地调研,抓住大兴区的区位优势、交通优势、产业优势,布局建设城郊大仓基地,向园区集中。在重要农产品主产区和交通优势显著的区域统筹布局建设种植、养殖、加工、交易一体化发展基地。推进延链、补链、壮链、优链,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使通道经济升级成为产业经济。
2、在农产品产业链上游方面,政府鼓励龙头企业发挥带动力,引领中小型种养殖及食品加工企业产业集聚赋能,培育发展预制菜产业,提升净菜、中央厨房等产业标准化和规范化水平。
3、在农产品产业链中转流通方面,统筹农产品市场供应,确保农产品物流畅通。将农贸与文旅结合,打造全球贸易展示中心,打造本地龙头品牌。
4、在农产品产业链下游方面,政府鼓励相关企业发展农产品电商,在产业园中建设农副产品直播电商基地。利用大众消费、电子商务拉动消费水平。
办理报告
贺松春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完善大兴区农产品产业链建设的建议”提案已收悉,现将办理情况报告如下:
农产品流通作为农业产业链的重要环节,发挥着连接供需市场之间、农村与城市之间的桥梁作用。畅通农产品流通渠道不仅是市场部门关注的重点,也是农业农村部门指导生产的重要依据之一,现围绕农产品流通,重点汇报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鼓励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1.提升农产品仓储保鲜能力。近两年,我区依托设施蔬菜产业集群项目、农民合作社规范提升项目,支持涉农企业、合作社示范社、村集体经济组织建设仓储冷藏保鲜设施,购置配套预冷、制冷和保鲜设备设施及冷链物流车辆等。支持合作社新建、改造保鲜库约700立方米,支持3个产业集群项目企业新建、改造保鲜库15240平米,更新冷藏库制冷设备整套系统并购置6辆冷藏车,服务区域覆盖青云店、长子营、魏善庄、庞各庄、北臧村等镇,为镇域及周边果蔬冷藏保鲜提供了一定规模的仓储冷藏保鲜空间,一定程度上拉动提升当地农产品生产能力,提升农产品直供直销冷链运输能力,有效减少农产品流通损耗。
2.引领农产品加工业集聚。积极培育农产品加工业龙头企业目前,我区拥有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1家,其中包括资源、秋实、美丹、中粮丰通、金维福仁、金星鸭业、裕农等农产品加工企业7家,积极培育温育银芽、宜生源等加工企业,壮大芽苗菜加工、预制菜加工产业,指导本地净菜加工、农副产品深加工、中央厨房等行业有序发展。2022年,北京金星鸭业有限公司、北京市美丹食品有限公司、北京市裕农优质农产品种植公司分别荣获度科技创新示范龙头企业、产业带动示范龙头企业、服务保障示范龙头企业荣誉称号。
二、搭建农产品产销对接平台,畅通流通渠道
1.点对点扩“内”需,精准推进消费帮扶。区农业农村局联动区产促、投促、商务局、民主党派、社会团体、金融机构等,建立本地企事业单位与合作社、园区、村集体“点对点”精准对接模式,提高农产品本地化供给率。同时,充分调动全区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积极性,通过“福利购”“送清凉”“献爱心”等活动加大区域农产品购买力度,积极倡导“大兴人吃大兴瓜,大兴人买大兴菜”,打好本地销售“亲情牌”。
2.整合优化资源,完善农业品牌体系。目前,全区培育“北京农业好品牌”16个,“北京优农”品牌18个,覆盖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三大类。制定印发了《大兴区农业品牌培育实施方案》,明确任务分工,加大部门联动。储备40余个品牌纳入区级品牌资源目录,创新推出“兴农品”“兴农谈”“兴农村”“兴农安”系列品牌,形成“三农”工作形成品牌矩阵。区域公用品牌“大兴西瓜”荣获第十八届农交会“最具影响力品牌”,并于2023年作为北京唯一,入选农业农村部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
3.激发品牌活力,助力产品消费升级。每年组织优质农产品生产代表参加农交会、“北京农业在社区”“京华乡韵”“农民丰收节”“农民艺术节”等市级以上推介活动,同时借助区内特色节庆活动开展宣传和展示展卖,如“梨花节”“西瓜节”“桑葚节”“网友节”“葡萄节”等,通过搭建产销平台,助力品牌消费能力提升。
三、鼓励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农产品电商
2022年起,在做好线下农超、农企、农社、农餐对接的同时,加大对生产经营主体电商销售支持和帮扶,联合北京电视台、物美多点平台、区网信办、融媒体等机构组织,共同推出“暖心助农”、“我为家乡出份力”等大型公益助农直播活动。2023年,组织新型经营主体参加“短视频+直播”培训、“头雁”项目培训、电商营销技能高素质农民培训及大兴区乡村振兴青年电商人才培训等活动,进一步提高我区生产经营主体电商应用理论水平和实操技能。近期,组织开展“618北京土特产欢动直播节”,围绕“逛京郊、品京品、享京韵”休闲农业主题,推选陈山山作为我区土特产推介官,老宋、贾尚、庞农兴、善萱、龙头村等园区、村干部作为上播嘉宾,借助北京乡村特产馆官方平台推介我区各镇特色农副产品和休闲农业资源。
下一步,我区将一方面借助中央及市级相关产业政策支持符合条件的生产经营主体提升仓储保鲜能力,服务本地农产品储运需求;另一方面结合产业链,围绕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做好延链、补链、壮链、优链,持续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激发调动新主体示范带动能力;持续支持农产品加工、农业品牌、农产品流通及电商等新业态,提升全产业链新动能;持续加大农文旅融合,挖掘村庄、田园更多附加值,开辟乡村振兴新场景。
北京市大兴区农业农村局
尊敬的贺松春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完善大兴区农产品产业链建设的建议”提案收悉,现将办理情况报告如下:
感谢您关心支持我区农产品产业链建设工作,并且提出关于产业链上中下游的宝贵建议。区商务局聚焦区域资源为进一步促进我区农产品的发展,提升电子商务赋能水平,助推农产品健康持续稳定增长。
一、基本情况
2024年为落实市、区两级工作要求,我局锚定目标任务,紧抓季度节点,落实工作责任,积极引导本来生活、中农亿家等涉农电商企业,结合电商产业自身优势,广泛与合作社、涉农企业开展合作,结合大兴区农业发展不同阶段推出特色产品。
二、工作措施
一是为增加农产品触网积极性,我局围绕北京市商务局一系列电商及直播活动、政策,结合大兴区优质农业资源,围绕“礼享大兴”全年促消费主题,贯穿五一、端午、六一等传统消费节点,引导企业积极参与北京市直播电商节,实现了多业态联动,开展了多层次、多元化的促消费活动,推动大兴区商文旅多领域融合发展,丰富居民消费场景体验,为大兴农副产品实现线上线下引流。在农产品产业链下游方面,鼓励相关企业发展农产品电商,在产业园中搭建农副产品直播电商业态,利用大众消费、电子商务拉动消费水平。二是积极向各合作社及农户推荐优质涉农电商企业,同时邀请涉农电商企业到田间地头实地考察、实地品尝,最终达成合作,让大兴更多的优质农副产品乘上电商的快车。目前大兴庞各西瓜正在本来生活网热卖。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紧密围绕《2024北京消费季活动方案》,以各项促消费活动为渠道,进一步扩大“礼享大兴”品牌IP影响力,联动大兴区涉农电商企业、平台企业、商业综合体、合作社、打造市 集活动等各项促销活动,同时做好宣传推广工作,助力大兴农业发展。
北京市大兴区商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