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提案
一、现状:
室外园林的管理应倡导生态养护的概念,从多层面着手形成绿色种植、绿色养护、节能养护的生态平衡发展。但目前很多住宅、办公楼的园区绿化项目在设计、选型阶段存在着诸多不节能、不可持续的情况。
二、问题:
开发建设企业为体现绿化品种丰富和高端的设计,在物业项目上选用了很多不适宜北京生长的植物,造成了人力、物力还有水资源方面的浪费。比较典型的是前两年冬季在极寒天气下,一场大雪导致竹子、石榴、大叶黄杨大面积冻死、冻伤。市政道路上有大量的黄杨进行了更换。还有为了视觉效果引进高海拔地区生长很好的乔木品种如:蒙古栎、云杉等,在北京低海拔区域的种植会形成因环境不适应造成的枯枝、死杈、黄叶等一系列影响观赏的表现,并逐步生长退化,最后不得不更换品种。另外我们应意识到同在北京区域,大兴区的土壤中沙子含量较高,相比海淀区用水量超出20%。所以更应该提醒我们重视绿化品种的选用。
三、建议:
首先我们应从规划设计阶段就避免种植这种不可持续、需大量养护手段和耗费资金的绿化品种。
绿化品种选用为适合北京生长的品种:如杨树、柳树、槐树等适宜乔木;紫藤这种立体绿化植物,马蘭、鸢尾、八宝景天等宿根花卉;玉簪、丹麦草等耐阴、耐寒、耐干旱的宿根草本植物等的使用。其中尤其是耐寒耐旱的铺地柏、丹麦草、野牛草等品种,不但能有良好的观赏性,同时能大量节约水资源。
另外基于绿色节能的角度,有关部门可以在已建成的建筑园区中推广比较有效的节能、环保措施:
1、目前有很多项目设计安装了喷灌系统,但因为水压问题无法使用,最后只能放弃,再使用水管和微喷带。这无疑是巨大的浪费。我想应倡导使用可灵活控制喷灌范围及喷灌区域的微喷带,或在较大坡面及对水份需求不同的区域,推广可控流量的滴灌带的使用。
2、加强对降低排放、低碳节能机器设备的普及应用。如充电设备替代柴油、汽油设备;同时减少了噪音干扰。希望政府能有更多更好的节能设备引进到园区内。
3、减少环境污染的相关措施。如减少无机肥的使用、减少农药的使用,推动绿色材料再生使用,推动生物防治病虫害的使用。
绿色园林是绿色建筑的一部分,如果能正确选择绿化品种、科学推广养护设备、减少农药和噪音的污染。即降低了物业管理成本、减少了社会资源的浪费,同时也带来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人居环境。
办理报告
张永梅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室外园林节能和绿色改造”的提案收悉,现将办理情况报告如下:
一、充分认识室外园林节能和绿色改造的重要性
室外园林作为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市民休闲、游玩的好去处,也是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室外园林的规模不断扩大,能源消耗和环境压力也随之增加。因此,加强室外园林节能和绿色改造,对于提高园林景观质量、节约能源、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二、指导城市绿地设计方案
针对附属绿地尤其是居住区附属绿地,我们积极做好技术指导,对居住区附属绿地的设计方案,从竖向、定位,布局、植物选择等方面组织专家进行研讨,提出专业意见。针对公共绿地,我们对设计方案的功能分区、种植设计、竖向设计、道路系统等进行初审,报送市园林绿化局进行专家评审并提出修改意见,建设单位根据意见修改完善后实施建设,在建设过程中,我们持续提供技术指导。
三、积极开展室外园林节能和绿色改造工作
1.加强顶层设计。结合城市更新、微空间改造等专项行动,从营建花园环境、夯实绿色基础方面推进重点任务的谋划实施。
2.推广绿色建筑和节能技术。在室外园林建设中,我们积极推广绿色建筑和节能技术,如屋顶绿化、海绵城市建设、太阳能照明等,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3.优化植物配置,提高绿化效果。结合花园城市建设,推荐一批适宜生长的植物,并强调适地适树,根据植物的生长习性和生态功能,合理配置植物种类,提高绿化效果,同时兼顾景观美化和生态保护。
四、加强宣传引导,提高全社会节能和绿色意识
为了加强对室外园林节能和绿色改造工作的宣传引导,我们通过各种媒体宣传节能和绿色理念,提高全社会的节能和绿色意识,形成全民参与室外园林节能和绿色改造的良好氛围。
综上,我们将继续加强室外园林节能和绿色建设及改造工作,为建设美丽宜居的城市环境作出积极贡献。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如有不足之处,请您批评指正。
北京市大兴区园林绿化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