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1号李双石-关于深化产教融合,为大兴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人才和技能支撑的建议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26日来源:大兴区政协

分享:
打印

  会议提案

  一、现状

  推进产教融合建设,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重大战略,破解人才培养和产业需求“两张皮”问题的有效举措,是推动区域产业发展、提升职业教育质量的关键之举。近年来,国家和北京市相继发布了一系列激励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的政策文件,如《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7〕95号)、《建设产教融合型企业实施办法(试行)》(发改社会〔2019〕590号)、《关于印发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实施方案的通知》(发改社会〔2019〕1558号)、《关于深化产教融合提升人力资源质量的实施意见》(京政字〔2020〕36号)等。国家发改委等八部门联合印发《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赋能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提出5方面19条政策措施,旨在促进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更好适配。

  二、分析

  大兴区产业集群优势明显,主导产业正经历着跨越式增长与转型升级,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量急剧增加,同时对人才的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大兴区拥有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北京交通运输职业学院、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北京市大兴区第一职业学校等职业教育资源。然而,教育与产业发展的协调融合、良性互动的格局尚未完全,职业教育的人才供给与企业的人才需求之间仍存在不匹配、不适应等问题,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仍存在较大提升空间。大兴区应抢抓职业教育发展机遇,深化产教融合,提升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三、建议

  为进一步推进大兴区职业教育和主导产业体系人力、智力、技术等资源要素集聚融合,形成产教深度融合、校企双向赋能的发展格局,特提出以下建议。

  1.健全产教融合保障机制。加强政府统筹和顶层设计,给予产教融合政策支持和保障,加大协调和指导力度,推动产教融合走深走实。如加强产教融合型企业孵化培育力度,落实好“金融+财政+土地+信用”组合式激励政策,激发“龙头”“链主”企业参与产教融合建设积极性。

  2.打造产教融合育人平台。通过引企入校或引校入企,打造多样化的产教融合平台,如校企共建共用共管实习实训基地、人才联合培养基地、工程师学院、技能大师工作室、协同创新实践平台等。引导企业深度参与职业院校的专业建设、教学改革、实习实训、教师培养等活动,实现企业需求与人才培养的无缝对接,提升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的匹配度。同时,鼓励职业院校为区内企业员工提供技能培训、技能鉴定以及技能竞赛等服务。

  3.构建产教融合信息服务平台。开发产教融合信息服务平台(或模块),实时发布区内企业人才需求、技能培训需求、技术研发需求以及学校人才供给信息、实践基地共享信息等,为政府、院校、企业三方搭建一个常态化的交流沟通平台,便于精准且及时地满足企业多样化的需要,提高职业教育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

  办理报告

  李双石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深化产教融合,为大兴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人才和技能支撑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将办理情况报告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健全产教融合工作机制

  实施“院校长进企业 企业进校园”校企合作育人机制,明确支持优质企业办学、探索“引企入教”模式、促进校企互访对接等七项工作措施,鼓励引导行业企业与院校在人才培养、教学科研、技能评价、技术研发等方面开展多形式校企合作,协同培养产业急需紧缺的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截至目前,已开展校企对接活动11场,促成8家院校与重点企业合作,培养院校学生1000余人。

  (二)深化多元校企合作模式

  围绕区内重点产业发展需求,探索在氢能、家政、养老等领域构建北京市“产教评”技能生态链,推动技工院校与龙头企业深化合作,联合培养产业急需的技能人才,提升人才供给与产业需求的适配性。依托4所职业院校和技工院校,面向企业职工等各类劳动者,开展电工、育婴员等12个工种的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累计评价4700余人次,持续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三)优化培训资源配置

  支持设立职业技能培训学校32家,覆盖养老托育、医药制剂等新老职业(工种)100余个,形成“一业一校”“一业多校”特色化公共培训服务体系,相关培训资源在市人力社保局官网、我局微信公众号、大兴就业平台等官方媒体平台面向社会公开发布,并通过举办人力资源公共服务座谈、产业人才论坛、重点企业一对一走访调研等活动,向企业进行推介,供企业选择使用,满足企业多样化培训需要。

  (四)完善资源信息共享体系

  大兴就业平台持续优化升级,构建电脑端、移动Web端、微信公众号、小程序在内的多渠道服务体系,集成求职招聘、技能培训、职业指导和企业展示等核心功能,形成了劳动者、培训学校和用工企业三方联动的综合性就业服务平台。大兴就业平台运行以来,共有注册企业、培训机构4100余家,个人注册用户12.9万人,总访问量达1979万人次,形成了PC端与移动端相补充的全方位就业服务网络,为区域就业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数字化支撑。

  二、下一步工作

  下一步,我局将持续深化产教融合,推动区内职业培训与产业发展协同共进。一是持续推进重点领域“产教评”技能生态链建设,逐步吸引重点院校、行业企业参与,加快促进技能人才聚集与产业高质量发展。二是梳理整合区内外校企合作资源,扩大校企合作范围与形式,探索开展“技能大师进校园”“职业评价进高校”等活动,打造以教促产、以产助学的教学体系和育训模式。三是协同区委统战部推进大兴区职业教育社筹建工作,开放更多培训学校与行业企业对接活动,持续拓展职业培训服务范围,提升技能人才培养与区域产业发展的适配性,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北京市大兴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浏览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