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号刘 晨-关于加强青春期青少年的生理健康综合知识普及的建议

发布时间:2022年11月09日来源:区政协网站

分享:
打印

  会议提案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营养状况的迅速改善,青少年的青春期性发育有所提前。青少年也处于生长发育和性发育的旺盛阶段,在生殖健康方面存在很多问题与困惑。青少年性与生殖健康知识和刑法规定中的法律责任以及自我保护缺乏,对生殖健康知识、避孕知识以及疾病知识的掌握不系统、不全面。

  建议:

  为提高我区青少年生殖健康知识普及率,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建议建立政府牵头,教育部门联系,妇儿工委、卫生、团委、妇联、媒体等多部门合作,开展我区青少年生殖健康校园教育工作,以中学为主要活动基地,结合基础教育中生理卫生教育知识,开展预防性健康教育,针对青少年时期可能发生的问题,开发与青少年健康问题相关的健康课程,开展校园内生殖健康教育活动,增加青少年对生殖健康知识的知晓率。同时定期开展青少年性与生殖健康状况及需求调查,以掌握我区青少年在青春期阶段,对生殖健康需求教育等方面的整体情况。建立一个青春期性教育的师资库,以在校生理卫生师资为基础,增加青少年心理咨询和辅导老师。形成规范青少年生殖健康教育内容的统一教案,如青春期男生女生生理特征,心理变化,如何自我保护,同时开展预防性疾病传播和远离毒品等健康教育。通过系列活动,形成青少年性与生殖健康教育、咨询与服务的三道防火墙。

  办理报告

  刘晨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青春期青少年的生理健康综合知识普及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将办理情况报告如下: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青春期是人生最活跃和人生转折的关键时期。近年来,由于缺乏基本的青春期健康知识,许多青少年自我保护意识淡薄,性健康保护手段缺乏,不知道选择安全的措施和其他保护性措施,意外妊娠导致的人工流产屡见不鲜,青少年也成了艾滋病、性病等疾病的易感人群,严重损害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目前,学校课程教育主要还是围绕中考、高考等众多考试进行,普遍存在青春期健康教育意识淡薄;有些学校仅对学生进行一些基础的青春健康教育,但是对性教育讳莫如深,往往避而不谈或一笔带过;许多学校没有生理健康专业老师,一般都由校医、班主任甚至体育老师兼任,师资力量极其薄弱。

  为此,区教委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龙头作用,把中学作青春期教育的主阵地,在落实上下功夫,确保青春期教育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强化组织领导

  区教委统筹协调,充分利用本地区资源优势,建立青春期教育师资库,聘请辖区内有关院校、医院的知名学者、专家担任青春期教育顾问,为开展教育活动出谋划策。建立健全由分管校长负责的青少年青春期教育领导机构,应逐步推进青春期健康教育专业辅导人士的配置。按照“高素质、相对固定、具备较高专业水平”的要求,将相关部门的力量充实到师资队伍中来。

  二、规范教学实施

  加强对青少年生理健康知识需求的调查研究,及时发现青少年的困惑和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做到教学有计划,授课有教材,课时有保证,讲课有教师。每学期至少完成4课时的青春期教育任务。

  三、创新教学方法

  要根据青少年的特点,采取发放宣传资料、借阅图书、开设多媒体讲座、观看影像资料、自助视听设备查询资料、青春期教育征文比赛、主题班会和团队活动等多种形式和多种途径,开展青春期教育活动,普及性与生殖健康等方面的科学知识,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

  四、加强阵地建设

  学校充分利用展室、展板、宣传栏、板报等形式,搞好青少年青春期教育宣传;有条件的学校要建立青少年青春期教育中心,进一步更新设备,丰富多媒体音像资料,添购青春期书籍和报刊等。同时,学校要借助心理咨询室,帮助青少年开启心灵的窗户,消除困惑,培养健康的心理,促进快乐成长。

  五、经常开展活动

  学校应为青少年创造更多的适宜的集体活动,为男女生提供正常的交往途径,促进学生的性心理能够正常发展成熟,提高学生的异性交往心理健康。如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联谊活动、主题班队等活动,把学生的精力、兴趣转移到设立的兴趣小组中来,让他们在正常的交往中消除对异性的神秘感,建立正常的异性友谊,促进他们早日踏上健康的人生之路。

  六、适时联络家长

  要定期召开家长会,通过经验交流、案例剖析等形式,建立老师与家长沟通的一个良好平台。在与家长沟通时应重视对孩子的表扬,老师也要善于发现并肯定学生的优点,要经常进行家访,在家访过程中向家长传授教育孩子的方法。

  大兴区教育委员会

浏览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