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提案
“十四五”期间,我国老年人口将突破3亿,正式从轻度老龄化社会步入中度老龄化社会且“积极实施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也被写入“十四五规划纲要”中,因此关注老年人就医问题势在必行。2021年6月国家卫健委发出《关于实施进一步便利老年人就医举措的通知》,要求进一步落实方便老年人就医举措,改善老年人就医体验,聚焦老年人反映突出的就医问题。为此,本人开展了“大兴区老年人使用手机挂号问题调研”此次调研通过问卷形式展开,主要覆盖大兴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发现大兴区老人在使用手机挂号上面临诸多困难,给老人们看病造成了极大困惑。老年人就医问题不应被忽视,科技的发展不仅不能让老年群体掉队,还应助力他们更加健康智慧的养老。关注老年人手机挂号问题,关注科技助老,让我们社会各方携手努力,坚定持续地履行社会职责,助力老人开启“智享养老”的美好生活。
一、普及老年人使用手机挂号的必要性
往期调研中我们发现有52.9%的老人因为不会使用手机软件而在医院挂号时遇到问题,占以下场景(出示健康码占21.1%,线上交水电费占29.1%,银行业务办理占41.3%,医院挂号占52.9%,扫码支付占19.9%,其他占17.1%。)中的最高比例。
就现阶段老年人对待手机挂号的态度及挂号方式来看,线上线下挂号占比平分秋色,但结合使用次数看,老人线上挂号并未成常态,几乎所有老人可以接受线上挂号,但有一半以上老人学不会使用手机挂号。
结合本期调研情况可知有47%的老人每月去医院两次及以上,且59%的老年人认为传统的线下挂号无法得知余号量,常常有已到医院但是号已挂满的情况,另有近半数的老人觉得线下挂号排队时间长、排队人流拥挤。
结合老年人对手机挂号的需求度、自身身体状况及传统线下挂号的弊端条件使得手机挂号在老年人中的推广尤为关键。
二、现阶段老年人在使用手机挂号就医时遇到的主要问题
1、被调查老人教育程度可观,因理解能力不足带来的教学阻力不大,因此从受教主体状况而言,老人记忆力下降问题成为主要教学阻力。
2、老人在使用手机挂号时遇到的问题主要集中在“预约排号,生病无法及时就医”和“操作繁琐”两方面。而手机挂号功能的繁琐操作也为因年龄导致记忆力下降的老年人增添了学习负担。
3、在调研中发现有50.5%的老人在就医中遇到的问题是不知道病症对应科室,而在就医过程中复杂的流程也成为老人就医方面的较大阻力。
三、关于帮助老年人使用手机挂好的建议
1、在多种手机挂号学习途径中,老年人对手机挂号的主要学习途径是参加志愿者组织的活动。虽然助老活动已有公益组织重视并开展相关活动,但在中度老龄化社会,助老义务不应该仅仅只由一些社会组织承担,政府、社区、子女都应承担相关责任,让科技助老成为社会共识。
2、手机挂号平台众多且各平台操作方法难以统一等因素更易让老人产生手机挂号操作繁琐的认知,将手机挂号平台进行整合统一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降低老年人的学习难度,使手机挂号更加方便快捷。
3、老年人在使用手机挂号时最担心的问题是手机挂号的预约排号形式难以及时就医,相较于线下挂号的急诊通道,手机挂号如遇危重病情无法在最佳时间入院治疗。因此建议手机挂号平台添加急诊挂号通道或一键呼救功能,填补线上挂号缺乏及时性紧急性的空白。
4、针对老年人在就医时遇到的“不知道病症对应科室”“不知道就医具体流程”等问题需要医院和手机挂号平台共同努力,推进适老化改进。如:医院加大就医引导的人员投入,详细完善医院指引图标及流程讲解;手机挂号平台增添预诊导诊功能,通过老年人输入症状进行相关挂号科室推荐,增添就医指导功能实现就医流程实时同步并指引讲解后续步骤,增添院内实景导航功能减少老年人就医跑“冤枉路”等相关问题。
办理报告
罗道全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关于帮助老年人使用手机挂号的建议”的建议收悉,现将办理情况报告如下:
一、老年人口现状及需求
据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大兴区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常住人口的15.4%,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10%,正式从轻度老龄化社会步入中度老龄化社会,因此关注老年人就医问题势在必行。结合老年人就医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市卫生健康委印发《关于切实做好老年人挂号就医有关工作的通知》和《2021年大兴区老龄健康工作要点》等文件,区卫生健康委印发了《大兴区2021年改善医疗服务工作实施方案》,积极督促指导辖区医疗机构进一步落实相关措施要求,切实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
二、目前卫生健康委已开展工作
(一)多渠道帮助老年人学习使用手机挂号
帮助老年人解决使用智能手机困难。一是要求所属各医疗机构,利用志愿服务岗、志愿服务人员手把手协助老年人用手机挂号,在社区(村)开展老年健康宣传活动中,将培训老年人或老年人亲属使用手机挂号作为一项重要内容;二是协调区教委号召动员学生教自已长辈使用手机;三是协调区民政局动员社区养老驿站的工作人员或志愿服务组织给辖区老年人培训使用手机挂号。
(二)推出统一区级预约挂号平台
大兴区面向公众推出“健康大兴”APP,集成辖区24家医疗机构(6家二级以上医疗机构、1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数据资源,实现一个APP预约全区号源功能,并能实时在线查看检查检验结果。为了方便老年人就医,在“健康大兴”APP通过绑定老年人证件,家人可代操作进行预约挂号。截至目前,全区65岁以上老年人使用“健康大兴”APP预约挂号量近83万人次。
(三)落实老年人医疗服务优待政策
在开展预约挂号服务的同时,对于预约挂号困难及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现场提供加号及诊间预约服务。搭建区域双向转诊信息系统,使老年人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可以通过系统预约二、三级医院号源,并享受优先就诊、优先检查、优先住院的“三优先”服务。
(四)深化就医引导服务
不断改善医疗服务,督促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在挂号、收费、取药、化验等窗口的显著位置张贴标识,为老年人提供优先服务。咨询台和导医积极宣传各项老年人优待措施,并引导、协助老年患者到专属窗口享受服务。
(五)加强老年医学学科建设
辖区二级及以上综合医疗机构设立老年医学科比例为50%,持续完善急诊危重症患者绿色通道管理,不断提升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建设水平。重症患者救治有序开展,区人民医院、区中西医结合医院2021年开展卒中患者溶栓治疗共计470例。有效满足老年患者就医需求,提高老年患者生命安全。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为给老年人提供更加便捷的就医服务,在今后的工作中,区卫生健康委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根据国家、北京市工作要求及百姓实际需求,对现有区域性统一预约挂号平台“健康大兴”APP版本进行升级,开展适老化改造,为老年人预约挂号提供便利;二是进一步促进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融合发展。根据国家、市卫生健康委有关工作要求,对辖区内养老机构内部设置诊所、医务室等实行备案管理,以电子化管理、优化服务流程、压缩办理时限等方式,为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设置提供便利;三是进一步拓展辖区医联体合作方式及模式,积极鼓励养老医疗机构加入区域医联体,充分发挥医联体合作优势,通过畅通转诊渠道、带教培训业务骨干等形式,有效提升养老机构医疗服务能力。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服务模式,切实解决老年人就医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与问题,进一步提高老年人就医体验。
再次感谢您对老年人就医的关注和支持。
北京市大兴区卫生健康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