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提案
背景: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发布。《意见》提出要坚持“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素质教育。
“五育”是指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
在突出德育实效方面,《意见》要求完善德育工作体系,认真制定德育工作实施方案,深化课程育人、文化育人、活动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协同育人。大カ开展理想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态文明和心理健康教育。
在提升智育水平方面,《意见》要求着力培养认知能力,促进思维发展,激发创新意识。严格按照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实施教学,确保学生达到国家规定学业质量标准。各地要加强监测和督导,坚决防止学生学业负担过重。
在强化体育锻炼方面,《意见》要求坚持健康第一,健康第一,实施学校体育固本行动。严格执行学生体质健康合格标准,健全国家监测制度。除体育免修学生外,未达体质健康合格标准的,不得发放毕业证书。开齐开足体育课,将体育科目纳入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录取计分科目。科学安排体育课运动负荷,开展好学校特色体育项目,大力发展校园足球,让每位学生掌握1至2项运动技能。
在增强美育熏陶方面,《意见》要求实施学校美育提升行动,严格落实音乐、美术、书法等课程,结合地方文化设立艺术特色课程。广泛开展校园艺术活动,帮助每位学生学会1至2项艺术技能、会唱主旋律歌曲。
在加强劳动教育方面,《意见》要求充分发挥劳动综合育人功能,制定劳动教育指导纲要,加强学生生活实践、劳动技术和职业体验教育。优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结构,确保劳动教育课时不少于一半。家长要给孩子安排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学校要坚持学生值日制度,组织学生参加校园劳动,积极开展校外劳动实践和社区志愿者活动
建议:
每一个生活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时代的人,从小就明显地感受到了科学技术所带来的种种影响。因此,从小就必须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通过科学教育使学生逐步领会科学的本质,乐于探究,热爱科学。近十几年来,世界各国都加大了科学课程改革的力度,注重学生对周围世界与生俱来的探究兴趣和需要,强调上好科学课,特别是上好科学实验课。
一、科学教师要具有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教师不仅要教书,而且还要育人,要培养面向未来、全面发展的接班人。作为科学教师要提高教育和教学的质量,担负起培养人才的重任,就必须提高自身的素质,就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科学教师应当具有扎实而宽厚的自然科学知识,才能满足儿童的求知欲,才能把知识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地传授给学生。教师作为教人学习之人,本身就应该热爱学习、善于学习,要养成经常读书、勤于思考、认真研究的良好习惯,科学教师用于学习研究的时间应大于备课的时间,这样才能形成教育教学上的良性循环。在教学实践中慢慢探索、研究、总结,这样才能真正地理解教材,把握教学目标,正确无误地传授知识,准确地传达教材的意图,从而不断地提高教学质量。
二、调动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1、热爱学生。
虽然,培养兴趣的方法有很多,但从根本上说,却来自教师对学生的热爱和对教育事业的责任心。对于学生,教师首先要想方设法培养他们积极的情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力争使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都精神饱满,情绪良好,积极主动。教师应有不厌其烦的耐心和高度的责任心,消除学生的自卑感,维护学生的自尊心,鼓励学生的上进心。
2、精心设计灵活恰当的教学方法。
作为教师,不仅要具有比较广博的知识,而且要有一套传授知识的"本领",能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只有较高的文化知识水平不等于就能教好学生,如果不探求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学生对教师所传授的知识不易接受,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也就谈不上有效的教学。
三、不断地设计改进实验,才能上好科学实验课
实验室里的实验设备是有限的,目前,有不少学校的实验教学还面临着缺少仪器的困难。比较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就是靠教师的努力,因陋就简,就地取材来设计改进实验。在设计改进实验过程中,通过查资料、想方案、找材料,反复动手制作,一遍一遍实验,不仅学到了知识和技能,也受到意志锻炼。另外,即使在条件好的学校里,单靠购买现成的仪器也是不能满足需要的,教师根据自己需要设计改进的实验往往能起到更好的作用。
四、科学实验课要培养学生自主去探究
科学课的学习内容不仅仅是教科书上面的知识,而是学生生活周围广阔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中的知识,因此科学课教学要充分利用广泛存在于学校、家庭、社会、大自然中的多种教育资源,将学生的探究活动置于广阔的背景中,帮助他们不断扩展对周围科学实验现象的体验。
办理报告
赵旭莹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坚持五育并举,完善科学实验课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将办理情况报告如下: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既有“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顶层设计,也有针对素质教育落实不到位、课堂教学质量有待提高、教育评价体系有待完善等热点问题的及时纠偏,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义务教育的高度重视和对亿万少年儿童的亲切关怀。
五育并举是指在现代化的教育中通过重视并实施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它既是现代化国家对人的素质的综合要求,也是现代化的教育要达到的目标之一。
要积极落实五育并举,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加强规范管理,构建“四个一体化”德育体系
通过项目研究,开展中小学德育内容一体化、中小学劳动教育一体化、中小幼家校协同一体化、中小幼养成教育一体化构建工作。构建养成教育目标、内容、途径方法和评价体系,形成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合力,提升学校、家庭养成教育能力和水平;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树立理想信念,提升综合素养,为学生成长成才打下坚实基础。重点教育引导学生在思想情感、生活卫生、学习求知、文明礼仪、遵纪守法、健康安全、勤俭环保和志愿服务等方面养成良好品行和习惯。
二、推进“双减”工作,确保校内减负提质效果明显
在持续推进“双减”校内提质的十个举措的基础上,一是探究学生学习能力提升策略,在全区开展“学习好方法”征集活动,召开学生学习能力提升专题研讨会;二是提升实验教学实效,进行实验教学工作全面督导,开展实验教具、学具征集评选活动,开展大兴区第三届中学生实验技能展示活动,确保应做实验人人会做,操作规范;三是提升教师专业发展,按计划推进“深度学习”项目,完成“三百评优”及区级教师教学技能展示活动组织开展中学全学科全员教学基本功笔试考核活动;四是借力优质资源,做好学生辅导,充分运用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资源,2022年上半年,我区参与教师1356人,学生10283人;依托“好双师”平台针对毕业年级推出定向直播课61节,师生参与达2047人次;五是细化中、高考备考管理,研制区校两级备考方案,明确目标举措;召开备考工作汇报会、质量分析会、中高考研讨会等会议,强化过程管理;开展专项调研和视导,强化精准帮扶,做好新授课、习题课、试卷讲评课、专题复习课等四类课型研究;加大考试命题研究力度,精准落实基于数据的模拟考试质量分析;规范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提高高中合格考通过率,为中高考夯实基础;关注特殊学生,做好学生培优补弱及心理问题疏导工作,提升育人质量。
三、强化工作落实,提升学生身体素质
制定《大兴区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行动方案》,增加体育课时,确保小学阶段每周5课时,初中阶段每周至少4课时,高中阶段每周至少3课时。中小学校每天安排30分钟大课间体育活动。确保中小学生在校时每天1小时以上体育活动时间。开展“指向深度学习的单元教学计划的制定与实施”专题系列教研活动,全面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和研究能力。成立大兴区学生体育健康中心,负责全区中小学生身体健康相关工作,指导监测青少年生长发育状况,指导学校开展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活动。
四、构建美育机制,形成学校美育发展新局面
制定《大兴区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行动方案》。到2025年,美育课程全面开足开好,教学改革成效显著,师资队伍配齐配强,资源配置更加优化,城乡学校差距逐渐缩小,评价体系逐步健全,场馆设施基本满足,管理机制日益完善,育人效果显著增强,培养学生认识美、发现美、欣赏美、感悟美、传播美的审美情趣。“兴星?远航”教育目标全面落实,基本形成中小幼美育相互衔接,学校美育与其他教育相互融通,课堂教学和校外实践相互结合,学校、家庭、社会相互促进的大兴美育体系。到2035年,全面形成体现大兴特色的全覆盖、多样化、高质量的现代化学校美育体系。
五、丰富教育内容,推进劳动教育工作
在本学期劳动教育月系列活动基础上,深挖劳动教育内涵,以北京市劳动教育督导和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标准劳动教育为抓手,进一步加大对德育干部劳动教育培训力度,深入理解劳动教育。发挥36家中小学、幼儿园劳动教育基地校作用,总结劳动教育成果,细化劳动教育课程内容,举办首届中小学、幼儿园一体化劳动教育研讨会。
科学实验课是指实践性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学生利用仪器设备,在人为控制条件下,引起实验对象的变化,通过观察、测定和分析,获得知识与发展能力。在基础课和专业课中广泛应用。其目的不仅验证书本知识,更着重于培养学生正确使用仪器设备,进行测试、调整、分析、综合和设计实验方案、编写实验报告等能力。
实验教学是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规定的重要教学内容,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要完善科学实验课,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开展实验管理和实验教学的调研
中学教研室通过师生问卷、师生访谈、听课等多种方式进行调研,了解基层学校实验教学情况,基于调研反应出来的实验教学的突出问题,开展实验教学的教研与培训活动。
二、制作实验目录和典型案例
中学教研室基于课标研制了中学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科各年级的《学科实验目录》和典型的实验教学案例,在教研中进行推广应用,用于指导教师日常的实验教学。
三、开展实验教学的展示和交流评比活动
开展“大兴区实验技能比赛”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开展“小教具小学具和小实验设计评选活动”帮助老师们自制实验教具、学生创作小实验小学具,通过召开“实验教学研讨会”和“实验员培训”规范实验教学、提升实验员的管理水平。召开实验教学研讨会,学校交流实验教学的管理与教学经验。组织老师参加北京市和全国的实验教学说课展示交流活动,获得了优秀组织奖。
四、课题引领,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通过课题“基于学生证据推理素养提升的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研究”解决在实验教学中不关注学生关键能力及核心素养的提升、实验要素间没有建立关联等突出问题,以推进实验教学改进。
五、实验教学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首先是加大对实验室的建设力度,达到国家的标准,满足教学需求。其次是不断完善实验仪器、实验药品的采购方法,及时更换老旧仪器、补充缺失的药品,使实验教学能正常开展。第三是能够足额的配备专职的实验员,减少教师的非教学任务,使教师有时间和精力进行实验教学的深入研究。第四是建立完善的评价体制,督促教师加强实验教学,同时合理核定教师实验教学工作量。
大兴区教育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