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号安博-关于大兴区加强平安智慧社区安全文化建设的建议

发布时间:2022年11月10日来源:区政协网站

分享:
打印

  会议提案

  根据《北京市“十四五”时期智慧城市发展行动纲要》要求,建设平安智慧社区是北京市“十四五”时期智慧城市创建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大兴区“十四五”规划的重点民生工程,作为城市精细化治理的“最后一公里”,平安智慧社区为居民提供精准化、精细化服务的基础性安全工程,直接影响人民群众的安全感、体验感和获得感。

  当前的平安智慧社区建设方案,主要通过物防、技防手段增加对社区的安全防护、监管等,对于加强社区的安全保障能力和应急响应能力有重要意义,但“人的不安全行为”也是安全事故中一个重要因素。据统计,在15万起火灾事故中,有74.6%是由于人的不当行为如违规违章操作、吸烟、玩火等导致的,因此,在平安智慧社区的建设中,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体,缺一不可。

  人防主要通过良好的社区安全文化建设完成,借助“平安智慧社区”建设的东风,将社区安全文化融入平安智慧社区建设当中,可营造好的社区安全氛围、强化人员安全意识、有效提升社区应急管理能力,也可进一步巩固智慧平安社区的建设成果,双管齐下,共同建设,可以更快更好地达成平安智慧社区建设的目的。建议如下:

  推进平安智慧社区建设的首要任务是让社区居民树立正确的应急观和安全隐患意识,通过宣教工作不断增强社区居民的应急参与意识。一方面,综合运用社区和社会组织的力量,除通过条幅、展板、宣传手册等开展各种形式的应急知识宣传教育外,可以定期在单元楼、居民家中进行隐患排查,让居民切身了解自己身边的危险源有哪些,还可以定期组织社区消防、地震演练,尤其是对于家中有老幼病弱的家庭,要组织专门的逃生培训;另一方面,建议每一个社区配置专属社区安全体验培训场地,设置最常见的各类家居安全体验设备,使居民通过亲身体验,对各类突发事件树立正确的认识,增加应急逃生能力。

  办理报告

  安博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平安智慧社区安全文化建设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将办理情况报告如下:

  接到您的提案后,我局领导高度重视,根据建议内容组织相关人员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提案办理工作,并指定分管领导具体负责,相关科室承办,要求结合实际展开调研,制定实施方案,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强我区安全文化建设有关工作。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广泛开展安全宣传进社区活动

  为切实加强公众安全教育,进一步提高全社会整体安全水平,区突发事件应急委员会办公室、区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区防火安全委员会办公室于2022年4月25日联合印发了《关于开展大兴区2022年安全宣传“五进”工作的通知》,明确开展安全宣传进社区工作,以进一步增强社区安全管理和应急处置水平,提升社区居民安全素质和自救互救能力。一是加大社区公益宣传力度,结合“5·12防灾减灾周”“安全生产月”活动,全区深入普及生产安全、交通安全、消防安全、应急避险常识。其中,区应急局与大兴区政府、市应急局等部门共同主办“2022年北京市云上5·12防灾减灾日”活动,当日,全区22个镇、街道(园区)与应急委成员单位积极组织辖区、行业领域的从业人员与社会公众观看线上活动,累计观看人数106000余人,有效扩大了防灾减灾宣传覆盖面;6月16日安全宣传“咨询日”当天,区应急局、区地震局、林校路街道联合开防灾减灾及应急知识进火神庙社区宣传教育活动。通过设置咨询台、悬挂宣传横幅、发放宣传资料等多种方式,向社区群众宣传安全生产法、安全生产十五条措施、防震减灾、燃气安全、用电安全以及气象灾害与应急避险等常识,发放各类宣传材料1000余份,起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二是增强社区应急处置能力,定期开展安全宣传教育、隐患排查治理、火灾和地震等群众性应急演练,提升社区居民应急避险和自救互救能力。其中,各属地持续推进微型消防站建设工作,配备微型消防车、灭火器、铁锹及打火鞭等消防器材,确保如遇突发火情,能够第一时间抵达现场,迅速核实处置火情,控制初期火灾;“安全生产月”活动期间,多属地联合社区微型消防站、派出所组织开展消防安全演练,进一步加强微型消防站的应急救援能力,对筑牢社区消防安全“防火墙”,确保社区消防安全起到积极作用。三是提升社区家庭安全防护意识与能力。在落实疫情防控要求的同时,“零距离、面对面、手把手”面向辖区家庭普及安全知识,传授安全技能,切实增强居民安全意识和事故灾害防范能力。其中,各镇街(园区)、相关部门将安全宣传进社区进一步向社区家庭延伸,入户上门,为社区居民发放宣传材料、咨询解答有关安全生产、消防安全等知识,大力宣传居民安全用电、用气、用火以及应急自救、火灾逃生等相关常识与技能。

  二、深入开展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和安全社区建设工作

  为切实强化社区(村)安全的安全管理水平,提升软、硬件水平,提高居民的安全意识与防灾减灾能力,区应急局积极指导社区(村)开展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和安全社区建设,并提供政策支持、专家指导与资金支持等。2022年以来,指导各社区(村)以“以人为本、统筹规划、完善机制、整合资源、全员参与”为原则,创建“北京市综合减灾示范社区”,通过创建工作有效促进各社区(村)的防灾减灾能力与安全管理水平。截至目前,全区共有49个社区(村)申报北京市综合减灾示范社区,37个社区(村)接受北京市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复评。

  三、积极开展体验式安全教育基地建设及推广

  为进一步加强我区公共安全教育基地、体验式培训场馆规范化建设,提高公众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区应急局积极推动各级各类体验式安全教育基地和应急消防科普场馆的建设与推广,按要求落实公共安全教育基地分类分级评估工作。目前,我区共有天恒安科培训中心、高米店街道安全教育基地、康隆园绿岛公共安全体验馆、清源街道安全教育基地、天宫院街道科普消防体验馆、亦庄镇社区服务中心科普体验馆6家公共安全教育基地,经分类分级评估,6家基地中有综合类一级2家、综合类二级3家、专项类1家。

  四、下一步工作思路

  下一步,区应急局还将持续加强对“平安智慧社区安全文化建设的建议”的研究落实,不断摸索新思路、新方法,进一步加强应急管理、防灾减灾、安全生产宣教工作。一是深入推进安全宣传“五进”,结合全市新冠疫情防控的总体要求,适时增加防灾减灾进社区、进家庭,应急综合演练等线下活动;二是指导申报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的社区(村)不断完善各项软、硬件条件,提升安全管理水平,顺利通过评审;三是加大安全教育基地的宣传推广力度,扩大安全教育基地的知晓度与参与度,积极引导公众前往安全教育基地进行参观、体验。潜移默化提升公众的安全意识和技能,助力社区(村)防灾减灾能力的不断提升。

  北京市大兴区应急管理局

浏览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