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3号邓 超-关于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改善教学光环境的建议

发布时间:2022年11月10日来源:区政协网站

分享:
打印

  会议提案

  为防控青少年近视,国家相关部门予以高度重视。教育部办公厅等十五部门印发《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光明行动工作方案》(2021-2025),要求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坚持综合防控,科学防控,精准防控,有效防控,实施一批专项行动,健全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格局。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政府学校医疗卫生机构家庭学生社会协同推进,引导全社会树立正确健康观,教育观,成才观,形成有利于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的生活学习方式,教育管理机制和良好社会环境,切实提高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水平。教育部、国家卫健委、体育总局印发《全国综合防治儿童青少年近视工作评议考核办法(试行)》,要求全国各省市自治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我国学生近视问题重要指示精神,将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工作纳入各级党委、政府工作考核作为各省市相关部门党政领导班子和有关领导综合评价、干部奖惩使用的参考。

  不良的教室照明是导致学生视力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中国医科大学研究表明:我国中小学生每天约60%的时间在教室,小学一年级至高中三年级的裸眼视力不良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上升,发病率为23.54%至88.34%。

  当前,我区很多中小学校,教室内仍然采用简单的荧光灯灯具,普遍存在照度不足、炫光严重、频闪超标、显色指数偏低、蓝光溢出量大、色温过高、快速光衰等问题,极易引起学生视疲劳,学生视力越来越差。为实施我区学校视觉环境达标工程,避免不良灯光对学生视力健康造成危害。建议如下:

  一、建议大兴区教委会同卫健委相关部门对全区中小学托幼机构按照采光和照明国家有关标准要求进行检查,对检查不合格的学校限期整改;

  二、新建学校应按照普通中小学校、中等职业学校的建设标准,严格落实教室、宿舍、图书馆等采光和照明要求,尽可能采用智能型照明系统;

  三、新建改建和扩建完成的教室照明,在正式启用前,应由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检测,当光源或灯具因光衰不能满足要求时,应及时更换光源或灯具,每学期学校应进行教室照明复测。

  四、在幼儿园中小学师生以及家长中开展视力维护宣传教育,培养学生正确坐读写姿态,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纠正不良用眼习惯。

  办理报告

  邓超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关于改善教学光环境,防控青少年近视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将办理情况报告如下:

  1.目前体健中心积极联系相关部门,力争全力解决校园的采光照明,使之符合国家相关卫生标准。

  2.在校园内通过多途径进行近视防控知识宣传。在今年6月6日,各学校、幼儿园组织了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培养学生正确坐读写姿态,纠正不良用眼习惯。同时还向家长宣传爱眼护眼的知识,在家庭中,为孩子创造有利于他们健康成长的环境。

  3.积极联系卫生健康部门,定期开展采光照明检测,每年由疾控中心组织专业人员,到校进行采光照明检测,检测结果及时反馈给学校,督促学校及时整改。

  大兴区教育委员会

浏览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