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提案
商圈发展水平是体现城市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用好区域资源,提升商圈能级,满足消费者日益升级的消费需求,助推经济健康持续稳定增长。
一是提档升级。由主责部门牵头,编制有商圈提档升级实施方案。通过完善和改造公共交通设施、街巷、立面、软硬件设施、绿化景观、休闲娱乐等配套设施,解决商圈内人车混流,行车难、停车难、购物环境差等问题。
二是突出特色。圈内商家同质化、低水平竞争现象比较普遍,业态分布缺乏层次,无特色,大牌和名牌较少。通过特色商圈的打造,与城市总体规划、城市建设用地规划、公共交通规划等相衔接。在对客流集聚、业态分布、交通路线等进行摸底调查的基础上合理布局商业街区。按照古都风貌型、现代时尚型、文化休闲型、专业商品型进行分类布局。探索商业与旅游资源、文化产业相结合的经营模式,通过统一设计风貌提高特色水平。吸引国际国内品牌在大兴开设首店、创新店、旗舰店。加强与商铺业主、行业协会、专业招商机构的联动,引导国际品牌、本地特色品牌,以及老字号大兴区集聚发展,推动业态品质提升。
三是数字赋能。建设涵盖“智能商务”“智慧营销”“智慧环境”“智慧生活”“智慧管理”“智慧服务”“智慧停车”的智慧应用大平台,通过创新性的技术应用,让商家快速、精准感知消费者需求并及时做出响应和服务;建设智慧停车引导系统,通过综合运用多种技术将城市停车各个环节实现全覆盖,实现全过程科学化、智能化、信息化、可视化、模型化;运用大数据技术加强消费互动和运行监测,定期发布商圈客流、业态、品牌分析报告,为商家进一步提升服务水平提供有力支撑。
办理报告
尊敬的李鹏飞委员:
感谢您关心支持我区商圈建设工作,并且提出关于通过技术创新和技术应用助推商圈能级提升的宝贵建议。为进一步提升商圈对消费的拉动作用,以数字赋能消费服务,区商务局聚焦区域资源,提升商圈能级,满足消费者日益升级的消费需求,助推经济健康持续稳定增长。
一、基本情况
为促进消费市场持续复苏,区商务局以各大商圈为中心,举办消费季、鼓励促销引流、创新消费供给、给予政策补贴,提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
一是举办“礼享大兴”消费季。2022年在做好各项防控措施的基础上,利用端午节、劳动节、国庆节等节假日鼓励各商圈累计举办促消费活动近70余场,带动线下客流提升,活跃消费氛围。
二是助推夜间商业发展。荟聚中心被评为“夜京城”融合消费打卡地,天宫院、清城被评为“夜京城”品质消费生活圈,龙湖天街“嗨时区”被评为北京市“深夜食堂”特色街区,用“夜经济”点燃城市“烟火气”。
三是促进商旅消费。探索成立“大兴区吃住游购”联盟,在全区推广“商业企业+特色景区”购游线路和自由行攻略,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全要素,开展线上线下促消费活动。重点调度区内商圈与北京野生动物园对接,鼓励双方互融互促齐发展,打造以北京野生动物园为重点的消费场景,激发商旅消费潜力,形成产业相融、创新相促、良性循环的新兴消费产业链。
四是创新宣传模式。借助区内企业(味道云图)与京港地铁合作契机,推进4号线与周边商业联动促销、宣传,通过“消费地图”串联站点周边商业、文旅、网红打卡地等消费热点,提供新潮消费供给,吸引区内外居民来兴消费,形成4号线商业消费带。
2022年1-11月,大兴区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累计实现588.4亿元,同比下降4.1%(全市-6.3%),增速排名全市第八位。
二、面临问题
一是大型商业项目较少。具有全市影响力的大型商业综合体较少,老旧商业设施居多,高品质商业供给不足;二是空间布局不完善不均衡。“北重南轻、西重东轻”特点较为突出,大型商业设施主要分布在北部大兴新城、京开路以西地铁沿线,南部乡镇以及京开路以东区域高品质商业设施较为缺乏;三是高端化品牌化不足,商业消费引流带动缺乏。全区高端商圈、商业品牌活动平台较少,缺乏王府井国际品牌节等具有影响力的活动,目前以商圈为主的促消费活动引流作用有限。
三、下一步工作措施
下一步,区商务局用好区域资源,提升商圈能级,满足消费者日益升级的消费需求,助推经济健康持续稳定增长。
(一)培育发展智慧商业
发挥区域电子商务平台聚集优势,强化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对商业经营模式、服务内容的支撑,积极培育智慧商业业态,推动商业价值重构与发展方式变革。推动新零售发展,聚焦家居生活、餐饮休闲、数码科技等领域,加强智慧零售、无人零售、跨界零售等新兴业态聚集,引导医药和医疗器械、文化艺术传媒等优势领域向新零售拓展,落地一批特色领域智慧体验门店。围绕大型居住社区规划建设,拓展品牌新零售门店布局,支持现有大型商业设施引进品牌超市。加强智慧融合型商业业态培育,支持企业开展线上线下、多样化触点、全场景互动业务。
(二)增强便民商业智慧化体验
聚焦生活服务业重点领域,支持传统零售和渠道电商整合资源,搭建线上超市、智慧微菜场,加强线下无人超市、无人便利店、智能售货机、无人回收站等智慧服务终端配置,积极发展人脸识别、指纹支付、无感支付等新型支付结算,打造“24小时响应”的便民服务体系。鼓励企业构建云服务智慧社区平台,支持开发社区购物和服务应用软件、小程序,整合社区商业资源,打通电子商务、社区网点及配送平台信息链,提供线上下单、便捷支付、网订店取、配送到家的便捷服务。积极推动“无接触”配送模式,鼓励物业与快递企业建立市场化协作机制,支持社区、产业园区、商务楼宇加强智能储物柜、末端配送服务站和配送自提点布局,保障“最后一公里”送达。
(三)丰富消费供给,积极引进高端品牌首店
一是研究起草促进首店经济发展政策。目前,该政策正与大兴区商务领域发展政策做融合调整,下一步将按照区政府1+N政策调整要求,做进一步修订,修订完成后将于服贸会期间发布;二是开展品牌招引、提升市场主体业态升级。上德中心计划引进网红打卡地“最美书店”钟书阁,新光界购物中心计划引进特色餐饮品牌初色海鲜自助火锅、暴走烧肉党、原心和食,引领京南消费新潮流;三是建设重点项目,做好零售企业首进大兴服务工作。沃尔玛山姆会员店,腾势汽车结算中心顺利落地,后续做好服务;做好上德中心服务保障工作,协助企业做好品牌招商。
北京市大兴区商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