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提案
青少年是国家未来的希望,对青少年多方面能力进行培养,让青少年能够多角度开阔视野的学习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近年来,长期居家学习,与同龄人线下交流少,依赖于互联网交流,青少年活动空间受限,易导致青少年产生心理问题。加上青少年本身对于心理卫生健康认识不足,遇到外部环境改变容易产生情绪波动。为加强青少年心理卫生健康教育,指导青少年客观了解认识心理卫生健康,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是强化学校心理卫生健康教育制度建设。切实发挥学校心理咨询室作用,配足心理辅导咨询老师,架设咨询电话,同时注重对于学生的隐私保护。有条件的地方尝试将心理卫生课程引入教学过程,引导青少年科学认识心理卫生健康,及时发现自我问题并进行调整。
二是建议开展青少年抑郁症筛查。结合个人主动需求及社会面综合因素,适时开展青少年抑郁症筛查,对有抑郁倾向的青少年要建档长期跟踪心理状况,并与学生家庭建立有效联结,共同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三是推动以家庭为单位的心理健康教育。利用家长会、家访等与青少年家庭接触机会,强化与家长心理卫生健康方面交流,科学教授家长心理卫生健康知识,引导家长与学生进行常态化的心理健康交流,共同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办理报告
吴泽霖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青少年心理卫生健康教育”的提案收悉,现将办理情况报告如下:
1.大兴区在进修学校建有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一所,利用多种方式为未成年人提供心理健康辅导服务。辅导站有个体咨询、放松减压、沙盘游戏、小团体辅导4个功能室,面积100平米左右,配置放松椅、沙盘、听说训练系统、活动包等设施。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通过电话预约、教师推荐、学生家长主动联络等方式进行面询辅导,辅导站开设两部电话咨询专线,安排专人接听。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成员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各校专兼职心理教师开展《梦想给我前进的力量》《痛快地玩,高效地学》等心理讲座;开展大兴区“高三心理专项”,聘请专家进行线上线下考前心理辅导,服务考生和家长。
2.目前各中小学至少有一名专兼职心理教师,全部参加区级教研活动。形成了岗前培训、岗位管理、案例会商、分类归档等机制。通过微信群、线上线下会议等形式进行日常管理。进行集体教研,从心理课、心理咨询技术、团体心理辅导以及咨询案例督导方面提升了心理辅导教师的专业水平和能力,切实发挥专业作用,同时完善了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服务保障体系。
3.围绕“上好心理活动课”主题,开展教学研究活动。邀请市级重点学校教学经验丰富的专家型心理教师为我区中小学心理教师进行授课,开阔我区心理教师的眼界,借鉴经验,依托本校学情设计并上好心理活动课,培养学生心理素养。
4.各校以每月一次“心理健康日”为抓手,深入开展“六个一”心理健康活动,即一次校会主题演讲、一节主题班会、一次集体拓展活动、一次校园广播、一次师生交流谈心、一次微信公众号宣传。
5.大兴区德育研究室开展14091名非毕业年级心理健康测评,建立“一生一案”心理健康台账,力争早干预,早治疗。
6.开展大兴区“高三心理专项”,聘请专家进行线上线下考前心理辅导,服务考生和家长。开展“全程超前伴随式”家长培训课程,邀请知名专家针对青春期、初高三、心理健康等方面进行专题讲座。每学期开展一次家访活动,了解家庭教育中存在的困惑,指导家长觉察孩子情绪状态,进行正面疏导和缓解。
7.召开大兴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行动”启动仪式。发布“‘阳光润心·快乐成长’心理健康行动”方案、聘请大兴区中小学生校外心理健康辅导员、“阳光润心 快乐成长”学生倡议等活动。目的是培育学生热爱生活、珍视生命、自尊自信、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和不懈奋斗、宠辱不惊、百折不挠的意志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