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提案
一、现状
过去10年,随着大型商场、mall的兴起,很多连锁餐饮品牌门店纷纷进驻商场,三年疫情的影响以及电商的冲击,当下商场的客流受影响比较大,反之社区餐饮因有固定的客群,且租金相对大型商圈和商场更低,很多专注在社区的小型餐饮品牌反而经营得非常好。大兴区作为临近主城区最近的区,拥有地铁4号线、大兴机场线、京开高速等,让很多的上班族每天往返主城区和大兴区之间。很多年轻人每天朝九晚五,更习惯了工作日在外就食的习惯。
二、问题:
1、老旧社区的空间有限,未布局和预留相关的餐饮场所。
2、与主城区相比品牌餐饮匮乏。
3、餐饮的聚集效应欠缺,基本上都分布在商场里边,没有突出打造餐饮街区。
4、开发区、工业园区等的餐饮配套缺乏。
三、建议:
1、借助国家良好的政策优势,打造宜居新大兴。2021年开始,商务部联合多部委推进“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我区应该借助政策上的东风,在改造老旧街区的时候为社区餐饮预留空间。同时,新建的社区在规划阶段就预留社区餐饮的配套位置,便于后续的合理使用。在建立特色街区等层面上,国家也会有响应配套的支持政策和补贴或者争取到试点城市等,对于打造区域品牌等均有助力的作用。
2、挖掘现有区内的资源,打造特色美食街区。现有彩虹新城社区的餐饮空间相对较为充足,但是餐饮的配套质量不高,品牌质量有待提升。天健广场有相对合适的空间,但是品牌集聚效应和品牌的布局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可以利用现有资源做差异化布局,补足不一样的餐饮业态、丰富消费需求,再给予一定的宣传支持等,带动相关周边的发展。利用西片区新建大兴社区和新城建设契机,规划相应的特色街区,除了展示大兴的特色文化等也应把打造餐饮特色街区考虑进来,布局时可以考虑大兴本地特色、品牌头部、国际品牌等餐饮品牌+业态的多元化组合,打造大兴除了机场以外的另一张美食名片。
3、借助开发区、工业园区提升配套之机,增加品牌餐饮。开发区、工业园区的员工,有着强大的用餐消费需求,现有的情况下,主要依赖公司食堂、非品牌餐饮的外卖等形式满足用餐需求。对于员工的调研发现,对于单位周边能够提供配套的餐饮、茶饮等的诉求依然是最多的。配套的提升和加强相信也可以为招商引资增加分值。
4、合理布局社区餐饮,形成聚合效应才能得到稳定发展。当前,了解到一些新兴的品牌专注打造社区餐饮,通常面积也就是150-200平米,因为面积有限不能吸引多家品牌入驻周边,只此一家的情况下,对于长久地经营存在弊端。中国餐饮最大的特色就是口味众多,而作为消费者肯定也希望常常要换个口味,不能每天总吃一样的东西,要提供多样的选择,这也就是社区品牌餐饮一定要形成聚合效应的根本性原因。
办理报告
张艳梅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关于合理布局建立社区品牌餐饮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将办理情况报告如下:
一、发展现状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越来越多的居民涌入城市,社区作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场所,其餐饮业的发展也日益受到关注。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人们对餐饮的需求不再仅仅满足于饱腹,而是更加注重品质和体验。因此,餐饮业在满足居民日常饮食需求的同时,也在不断创新和提升服务品质,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
二、工作思路
我局以贯彻落实《加快建设一刻钟便民生活圈促进生活服务业转型升级的若干措施》为主线,逐年制定《大兴区新建和规范提升生活性服务业网点项目申报指南》,围绕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补点、建圈、提质齐发力,通过标准化改造提升质量标准、环境卫生、服务品质,支持盘活社区闲置资源,因地制宜配齐商业设施,以全面提升我区餐饮业品质为切入点,以打造美食之区为目标,以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遵循,塑造“高端品牌餐饮、特色品质餐饮、便民生活餐饮”交相辉映的全域餐饮消费空间网络。
三、工作目标
按试点先行、以点带面、逐步推开的思路,建立市、区、街道、社区联动机制,带动大兴区一刻钟便民生活圈便利化、标准化、智慧化、品质化水平全面提升,社区生活圈布局更加合理、业态更加齐全、功能更加完善、服务更加便捷。
四、实施步骤
精准补点提质,丰富生活圈业态。围绕便民生活圈规划、建设、运营、服务等方面,把便民生活圈建设作为提升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重要内容来抓。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实现餐饮业态和功能与居民需求相匹配,提高居民满意度。
入驻一批特色品质餐饮企业。挖掘大兴本地民俗特色、中医药特色等餐饮文化资源,加强政策引导,支持开发新产品,丰富文化餐饮体验,提升服务品质,培育一批南城乃至全市知名的特色餐饮品牌,增强影响力。瞄准居民生活服务品质提升需求,持续拓展升级便民餐饮网点。
形成一批特色餐饮区域品牌。积极推动全区重点商圈品牌餐饮企业集聚度,增强企业品牌辐射力,引导新建及提升特色小餐饮入选北京“深夜食堂”特色餐饮街区,形成覆盖全域的普惠化、品质化便民餐饮消费生活圈。
集聚一批餐饮服务品牌企业。依托第三方专业机构、行业协会和龙头企业等,通过中介招商、云招商等多种模式,引进一批国内外知名餐饮企业,提高本土餐饮企业竞争力,增强品牌输出,培育一定数量的具有较强数字化营销能力的餐饮商户。
北京市大兴区商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