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3号肖阳—关于构建区域文化主题景观与开放共享绿地理念相结合的新型商业景观模式的建议

发布时间:2024年12月25日来源:大兴区政协

分享:
打印

  会议提案

  一、现状

  随着市政府关于《北京市第二道绿化隔离地区减量提质规划(2021年—2035年)》政策的发布,二绿地区将打造市郊旅游与休闲的第一目的地,建设九个公园群、百余个全龄友好的无界公园,形成约400公里慢行体系,让市民“推窗见绿、出门见园、行路见荫”成为常态。

  第二道绿化隔离地区,主要是指五环路至六环路之间以九个楔形绿色廊道为主,总面积约910平方公里,占本市平原地区总面积的14.4%的地区。规划提出二绿地区“一环、六廊、百园”的空间格局,打造蓝绿交织、林田环绕、绿道连通的郊野公园环,串联大运河文化带和西山-永定河两条历史文化带,将建设包括突出我区重点区域文化的南中轴森林公园群及永定河公园群在内的九大公园群,串起市民身边绿色生活的同时,呈现出首都科技与经济发展同大尺度绿色空间景观共融的新格局。

  结合新政的推出,把握区域优势,结合我区当前工作重点,高水平的营造两大公园群等景观空间,正是推动区域文化发展及落实“文化传承+大兴特色”的实际展现。两大景观空间带(南中轴文化带和永定河文化带)可以利用传统及现代等多种景观手法,将区域文化、历史沿革、遗存保护、科普教育、生态环保、旅游休闲等多种元素相结合,将多种智慧化、科技化、节约化的理念与区域景观特色巧融合,突出打造不同寻常的大兴景观特色。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在城市建设中,一定要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合理安排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努力扩大公共空间,让老百姓有休闲、健身、娱乐的地方,让城市成为老百姓宜业宜居的乐园。”“城市的核心是人,城市工作做得好不好,老百姓满意不满意、生活方便不方便,是重要评判标准。要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完善城市功能,提高群众生活品质。”

  绿地共享理念是近几年“首都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中明确指出的战略任务,也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现实要求。因此,构造活力休闲的“花园城市”是扩大绿地开放共享的实践要求。当前结合“二绿”政策,打造大兴文化景观亮点,正是落实这一发展理念的实践成果。

  新建景观绿化长廊(群组等)秉承开放共享的理念,是激发绿地活力价值的需要,在人们有了进入绿地自由活动,感受自然的需求得到一定满足之后,相应的家庭、社会组织等便会进一步希望利用开放式的自然空间开展各类团建或高品质的社交活动。城市绿地空间跟城市空间一样,也是发展资源,需要科学规划,也能助力经济增长,应当有序塑造全龄友好,健康文明的活力新场景,顺应未来多元空间的新趋势。

  深化共享发展理念,将人民群众要求放在首要位置,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过程中,要克服绿色空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共享优化绿地配置,也可实现资源利用率最大化,这也是探索社会共建共治共享机制,构建活力休闲“花园城市”的内在要求。

  二、问题

  无论是政策导向还是绿地共享理念的发展趋势,都面临着精神层面需求与经济效益之间的冲突问题,这两个层面的要素都是服务于现代都市,各有各发展曲线的必要公共要素,只有双向奔赴才可既顾及开放共享聚集人气,便于人民服务人民需求的宗旨,又可将商业融入于公共服务,创造经济效益,自给自足的运行。实际来讲,随着当今土地财政模式的结束,大量市政绿地的保养极其消耗现金流,特别是多年疫情状态下,财政收入紧张,开放共享型的服务背景趋势下,此种紧张状态加剧,但维持发展高水准的景观状态又需要大量的维养资金投入。如何解决这一矛盾,缓解这一紧张状态是摆在相关专业人员及政府有关部门面前的一大亟待解决的问题。按照3-15元/平米/年的园林养护费用来看,根据住建部的调研,一个普通区县级的地区,每年的绿化养护负担费用就达数千万,甚至上亿级别。这些巨量生态资产的养护和运营,需要耗费大量的资金。因此,从绿地资产的运营角度来看,商业化是唯一的解决方案。

  从商业运营潜力的角度看,未来最具价值的有两大类绿地(公园)。一种是处于城市商圈中的绿地(公园),另一种是城市微度假带中的绿地(公园)。前文提到的由于我区所处地理区位及二绿政策利好的引导,我区应着力挖掘后一种类型绿地的商业价值。此类绿地打造的重点在于除了要有城市绿地的放松、休闲功能之外,必须要与周边的人文、度假、娱乐等功能发生联系。

  从绿地商业的空间关系来看,大体有综合体型的绿地和生态型绿地等。综合体类型的绿地需要结合周边较成熟的配套服务,多业态综合开发,此种模式突出于商业氛围,绿地占比次之;另一种生态型绿地商业,藏于绿地内部,属于浸没型,用地限制小,规模不大,其典型模式即大型景观带(群组)中嵌入一定规模的商业小镇,集餐饮、服务、露营,甚至度假配套等,可植入的商业元素较多,更健康生态,更和谐自然。

  三、建议

  1、构建绿地与商业的大联动关系,把绿地做成一个“生态功能体”。其中核心要点就是周边绿地的合理利用。它可以是展演型的空间,也可以是疗愈型的空间,也可以是游乐型空间,更可以是社交型空间。在此背景下,各类业态,比如:音乐会、儿童乐园、运动场、主题市集、产品发布会、文化策展及各类主题活动,都可以是绿地最重要的功能空间,而且可以不断丰富,未来具备各种变化性。

  2、在第一点的基础上,空间巧妙设计就尤为重要。需要预留各类“场地”,这种松弛感的营造,应该与自然主义相一致,在建筑、景观、标识、平面等各类视觉点上呈现,充分采用创新设计。

  3、精准选商,强势运营。要避免传统思维下的经营业态,应不仅仅只是配套型招商,应形成自身的主题与特色,具备绿地运营能力的业态品牌,结合相应绿地特点等环境优势,进行自身主题的策展活动等游乐模式。

  随着城市高质量发展步伐的加快迈进,大量(市政)绿地的更新改造必将是一个重要的题点,同时面临的运营难度和广度也已大大超越了传统模式,这对各类产业资源整合要求更高。既然看到了方向,那我们就应提早着手布局,合理策划设计,加强各个阶段的干预与推动,多专业、多产业、多业态的融入,共同为打造宜居宜业的新大兴,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办理报告

  肖阳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关于构建区域文化主题景观与开放共享绿地理念相结合的新型商业景观模式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将办理情况报告如下:

  一、充分认识开放共享绿地的重要性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绿地资源的短缺和不平衡分布问题日益突出。通过整合城市绿地资源,提高绿地利用效率,实现城市绿地的开放共享,可以为市民提供更多的休闲、健身和社交空间。

  二、制定相关政策方案

  (一)开放共享,助力公园与城市有机融合

  为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让公园美景“无界”融入城市,提升城市景观的视觉品质,推动北京花园城市建设,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幸福生活的期待与向往,按照“以人为本、拆减结合,因地制宜、注重生态,统筹促联、提升服务,共建共管、共治共享”原则,我局已制定《大兴区公园减围栏、促联通建设方案(2023-2025年)》,并已完成滨河公园拆减围栏620米、孙村公园优化园区出入口8个,推出孙村公园B区内开放共享绿地6810平方米,建立草坪轮换和文明游园机制,丰富满足市民健身活动需求。

  2023年,安定镇御林古桑园作为全市绿地开放共享试点,通过20000平方米的共享开放绿地,举办了京彩大兴、安定“椹”好第二十二届桑葚文化节、北京大兴龙河主题文化诗会活动、六一儿童节快闪表演、端午节包粽子体验、舞龙、桑葚节音乐会比赛、缘“定”今生,“椹”是美好相亲活动及露营等各类活动,满足游客的亲吻自然、感受文化等全方位的需求。

  在公园设计方案阶段,我局指导设计单位将无界公园理念深度融入,现已完成了大兴海户公园无界公园建设任务,基本实现公园场景与城市生活一体建设、融合发展,无界公园城市建设水平得到全面提升。

  (二)积极制定政策,激活公园运营体制机制

  为了规范大兴区公园配套用房使用管理,拓展公园设施功能,提升服务管理水平,促进公园事业健康有序发展,我局印发并实施了《大兴区公园配套用房及配套服务项目经营活动管理办法(试行)》。

  鼓励公园管理机构(业主单位)或通过市场竞争机制选择的经营者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引入社会资本投资、建设、运营公园内配套服务项目的行为,包括餐饮零售、游览游艺、文化休闲、体育健身、应急救援、智慧管理、无障碍环境等各类配套服务项目。

  为进一步提升全区市民生活质量及城市建设品质,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念坛公园按照办法内容,从实际出发,启动念坛公园配套功能提升工程,引入品牌餐饮、游乐设施、水上运动等配套服务项目,打造多元化主题消费新业态,使游客可以更加舒适便捷的欣赏公园内的美丽角落,满足游客不同的游园需求。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1.提高绿地利用效率。落实花园城市建设理念,合理规划绿地功能区域、结合地被变革、全龄友好公园改造等项目,推动无障碍环境和应急避难场地建设,合理增设全龄休闲健身活动项目。积极指导各公园管理单位根据实际条件在公园主游览区外留划出一定面积的共享开放区域,就近提供饮水、售卖、卫生间等基本服务,试点开展帐篷露营、自然教育、聚会社交、宠物游戏等活动,满足市民多元需求,推动公园精细化管理和高质量发展。

  2.加强公园规范化管理。严格落实各项公园管理制度,加强部门间的沟通和协调,持续加强公园配套用房日常监管及部门联动,提升公园依法依规、规范化管理水平。严格依据相关管理规定、审批流程执行,确保依法合规,合理拓展公园配套服务功能,提高城市公园服务质量和效率,向广大游客提供公平、安全、优质的服务,促进城市公园事业健康、有序发展。

  3.加强宣传和推广。通过科技赋能推动宣传,多渠道和方式宣传开放共享绿地理念,鼓励各公园管理单位在多媒体平台宣传展示公园文化资源,通过举办绿地文化活动、开展绿地教育和培训等方式,提高市民对绿地的认识和参与度,搭建公园与市民交流互动平台,发挥好公园生态资源优势,带动公园活力圈发展。

  综上,我们将继续加强开放共享绿地建设及改造工作,为建设美丽宜居的城市环境作出积极贡献。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如有不足之处,请您批评指正。

  北京市大兴区园林绿化局

  肖阳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关于构建区域文化主题景观与开放共享绿地理念相结合的新型商业景观模式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将办理情况报告如下:

  首先,对您在繁忙的工作中关注大兴新城园林绿化建设工作表示衷心的感谢!做好大兴新城城市绿化养护工作是政府赋予我中心的职能,因此,您的提案使我中心倍受鞭策。

  我中心在接到您的提案后,立即针对此问题开展调研。依据《北京市公园条例》、《公园设计规范》、《北京市公园配套服务项目经营准入标准(试行)》、《关于开展城市公园绿地开放共享试点工作的通知》等法律法规,我中心积极开展城市公园绿地开放共享、公园社会化运营的试点工作。目前以念坛公园为试点,采用社会化运营模式先后引入自动售卖机、便民餐饮、儿童游乐设施、游船、冰雪运动项目等,其中自动售卖机和冰雪运动项目已经实施,便民餐饮、儿童游乐设施、游船等已于今年5.1前相继投入运营。其他公园也根据公园特点及市民游客需求在积极推进相关便民服务,如安装自动售卖机等。

  今后,园林服务中心继续本着为民服务、为游客服务的宗旨,积极完善管辖公园的相关配套服务,引入社会化运营。

  再次感谢您给我们提出的建议,我们一定在今后的园林绿化建设及维护管理方面进一步加大力度,努力为改善大兴人文环境,提高大兴人民生活质量和品位发挥我们园林服务中心应有的作用。请您予以监督并提出更多合理意见与建议。

  大兴区园林服务中心

浏览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