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提案
一、现状
2021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推动城乡建设绿色发展的意见》,提出要实施建筑领域碳达峰、碳中和行动,加强财政、金融、规划、建设等政策支持,大力推广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建筑,发展零碳建筑。超低能耗建筑是指能够适应气候特征和自然条件,通过技术手段大幅降低建筑能源需求,大幅提升能源设备和系统效率,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以较少的能源消耗提供更舒适室内环境的建筑。超低能耗建筑是实现建筑碳中和目标的重要途径。大兴机场临空经济区应落实民用建筑节能降碳工作要求,加快推动实施超低能耗建筑。
临空经济区在区域规划编制之初即对建筑绿色化发展提出了总体目标要求。在北京市新建民用建筑执行一星级绿色建筑标准的基础上,临空经济区在控制性详细规划中提出“新建建筑二星及以上绿色建筑比例≥90%,且三星级以上比例≥35%”的指标。同时,将区域总体目标分解为各类建筑具体实施要求,纳入了地块出让的规划条件中,引导新建项目按照绿色建筑指标的实施要求进行建设。截至到2023年11月,临空经济区已建及在建二星级绿色建筑共计578.1万平方米,三星级绿色建筑共计2.9万平方米,除现状老镇区外,临空经济区新建二星及以上绿色建筑的规模占新建建筑规模的比例约为76.4%。其中,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安置房项目(榆垡组团),作为全市规模最大的二星级绿色建筑安置房项目之一,获得了北京市第一个居住类绿色生态示范区称号。此外,国际航空总部园等项目对标国际标准,同步开展了LEED、WELL等国际绿色建筑、健康建筑认证工作。
2022年12月,北京市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了《北京市民用建筑节能降碳工作方案暨“十四五”时期民用建筑绿色发展规划》,提出要加大超低能耗建筑推广力度,其中,“十四五”期间大兴机场临空经济区实施超低能耗建筑不少于10万平方米。截至到2023年11月,临空经济区超低能耗建筑累计实施仅为0.5万平方米,离“十四五”目标值还有很大差距。临空经济区“十四五”时期实施超低能耗建筑的工作任务需集中在今后两年完成,时间紧,任务重。
二、问题
1、超低能耗建筑增量成本较高,推广超低能耗建筑将面临政府投资项目立项标准提高、社会投资项目资金平衡压力大的挑战。为落实“十四五”时期实施超低能耗建筑的工作任务,临空经济区管委会依据《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大兴)建设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梳理并研判了三年内临空经济区计划开工建设项目实施超低能耗建筑的可行性。在政府投资类项目方面,临空经济区计划将政府投资的公益性项目作为示范引领,打造一批超低能耗建筑、近零能耗建筑、零能耗建筑,如近期计划启动立项的安置房配套教育、养老等设施。政府投资建设的公共建筑执行超低能耗建筑标准,将带来投资额度的增加,需相关政府部门提供资金及立项审批方面的支持。在社会投资类项目方面,按照供地计划,临空经济区“十四五”期间将规划建设30.6万平方米商品房,但区域整体尚处于开发建设的起步阶段,受区位偏远、周边配套不齐全等因素影响,商品房去化情况不佳,房地产企业拿地意愿不强。因此,短期内在临空经济区商品房项目中,推广实施成本较高的超低能耗建筑将面临巨大的市场压力。
2、超低能耗建筑政策引导力不足、社会宣传力不够,推广超低能耗建筑将面临开发商缺乏积极性、消费者缺乏吸引力的挑战。《北京市建筑绿色发展奖励资金示范项目管理实施细则(试行)》给予超低能耗建筑每平方米200元的奖励资金。相较于建设超低能耗建筑的增量成本,市级奖励资金仅能小幅降低建设单位的增量成本,对建设主体的激励作用不大;此外,开发商、消费者对超低能耗建筑节能环保、健康舒适等优点了解得不够全面,对住建部提出的“好房子”理念和新一代建筑产品的认识不足,存在超低能耗建筑市场积极性不足、消费吸引力不大的问题。
三、建议
1、研究制定推动临空经济区建筑绿色发展的工作方案。加强顶层设计和整体规划,开展临空经济区建筑绿色发展实施路径研究,推动临空经济区建筑、能源整体实现绿色低碳发展,为推广超低能耗建筑提供实施策略和技术指引;加强区域可再生能源应用规划,引导企业结合临空经济区项目特色和区域条件,选择适宜的超低能耗建筑技术措施,加快各类超低能耗建筑项目落地实施。
2、加强示范引导并建立临空经济区超低能耗建筑激励政策。建立政府主导、国企示范、政策激励、加大宣传相结合的引导方式,在临空经济区政府投资项目立项审批中给予超低能耗建筑增量部分资金支持,充分发挥政府投资项目引领示范作用;研究激励政策,调动企业积极性,提升国有平台公司的主观能动性,开展绿色低碳示范项目建设;向企业和居民广泛宣传超低能耗建筑的健康、舒适、低碳、环保、节能等多重优势,以点带面的推动人们改变对超低能耗建筑的既有认知,形成绿色低碳高品质的社会共识。
办理报告
吴士成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关于落实双碳要求,促进大兴机场临空经济区新建建筑节能降碳的建议”的提案收悉,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作为新建的功能区,其能耗和碳排放增长趋势与开发建设时序关系密切,建筑是临空区能耗和碳排放的主要来源。为积极推动建筑领域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解决当前建筑领域消耗排放问题,临空区(大兴)管委会通过调研学习成功经验,研究印发政策文件,宣传推广绿色理念等方式积极落实双碳要求。现将办理情况报告如下:
一、案例调研
(一)北京城市副中心工作经验
城市副中心管委会为推动建筑绿色发展,出台了《通州区建筑绿色发展三年行动方案》(以下简称《三年行动方案》)和《北京城市副中心绿色建筑实施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实施管理办法》),并与北京银行在研究推进制定绿色金融政策。其中《三年行动方案》提出了不同类型项目实施超低能耗建筑面积占比要求,《实施管理办法》则是明确了副中心管委会住建、发改、规自等各部门在项目实施不同阶段的管理职责。
示范项目:国誉未来悦超低能耗示范项目为高品质供地项目,已全部封顶,处于装修阶段。该项目建筑面积约为9.6万平方米,共包含10栋住宅楼,1栋酒店和1栋幼儿园,全部实施绿色建筑三星级和超低能耗建筑标准。项目保温系统采用250mm石墨聚苯板,三波两腔双Low-E玻璃及可调节外遮阳,能源系统采用分户式空气源热泵和新风系统,未接入大市政供热,采用空气源热泵系统,室内常年达到20-26℃的舒适温度,实施超低能耗建筑的增量成本约600元/平方米。
(二)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作经验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为推动建筑绿色发展,出台了《关于发展绿色建筑和超低能耗建筑推动绿色城市建设的实施意见》、《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促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资金奖励办法》,明确绿色建筑、超低能耗建筑的奖励金额。
示范项目:东方雨虹总部地基超低能耗建筑项目-E楼倒班宿舍。该项目建筑面积12173平方米,地上11层,共计宿舍225间。项目为北京市2018年第二批超低能耗建筑示范工程,通过了市级专项验收,获得了北京市财政奖励800元/m2及经开区绿色发展扶持资金100元/m2。(增量实际成本约单方1500元,因获得900元补助,增量成本约单方600元),建筑相对节能率达到67.3%,建筑全年用电量为17.06kWh/m2,每年可节电约42.6万度电,节省运行电费约33万元,企业计算投资回收周期约十几年。项目采用空气源热泵未接入大市政供热,北京市23年低温天气室内温度没有问题。
二、发布政策
临空区(大兴)管委会主动研究起草支持建筑领域绿色低碳发展的政策文件,继《北京市建筑绿色发展条例》于24年3月1日正式印发实施后,第一时间响应市级条例,经多轮研究、征求意见及专题决策后,于2024年4月16日正式印发《关于推进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北京部分)建筑绿色低碳建设的实施意见》。《实施意见》确定了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北京部分)绿色低碳建设工作目标,细分了绿色建筑、超低能耗建筑、装配式建筑等各领域不同类型建筑的建设实施要求,明确了从规划到建设各环节的工作职责,并提出了推动绿色发展的保障措施。临空经济区(大兴)管委会通过发布《实施意见》将建立规划引领、规建管一体化的完整工作体系,加快推进实现建筑领域节能降碳,落实绿色生态理念,提升区域建筑品质。
《实施意见》从四方面落实双碳要求,1.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鼓励新建大型公共建筑执行绿色建筑三星级标准,新建民用建筑执行绿色建筑二星级以上标准,新建工业建筑按照绿色建筑一星级以上标准。2.加快推广超低能耗建筑。推动政府性资金参与投资建设的新建公共建筑优先执行超低能耗建筑标准,鼓励工业用地、物流用地内新建独立配套办公楼、宿舍楼按照超低能耗标准建设,鼓励建设近零能耗建筑、零能耗建筑。3.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逐步提升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重和建筑单体装配化程度。4.推动建筑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应用。新建建筑优先采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供热(供冷),推动大型商业综合体、商务楼宇建筑光伏一体化、太阳能光热一体化应用。
三、宣传推广
加强媒体宣传工作,《临空区大兴片区发布建筑绿色低碳建设实施意见》稿件被中央市属主要媒体转载10余次,在海外媒体账号供发布10余条原创贴文,管委会派代表出席2024国际零碳城市乡村与零碳建筑大会专题论坛,并做《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建筑绿色规建管一体化发展经验分享》主旨发言,被各级媒体报道。
日常规划管理融入宣传工作,在与临空区拟入区企业对接过程中,不断宣传临空区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引导建设项目落实理念高质量实施,过程中建立超低能耗建筑台账,持续跟进项目决策、设计及施工各环节状态。管委会依据赋权事项,在规划编制、土地供应条件、设计方案审查、规划核验等全流程建设环节融入绿色低碳管理,实现了规划到实施有效传导。
未来临空区大兴片区将持续致力于建筑领域绿色发展,努力实现到2035年,新建民用建筑中绿色建筑二星级及以上面积比例将不低于90%,同时力争新建居住建筑全面执行超低能耗建筑标准,新建建筑全面采用装配式建筑的目标,全力打造绿色低碳的世界航空城。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大兴)管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