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4号马希涛—关于老旧小区改造加装电梯的建议

发布时间:2024年12月30日来源:大兴区政协

分享:
打印

  会议提案

  一、基本情况

  加快打造高质量发展先行区、高品质生活示范区,完成一批老旧小区改造提升。老百姓住有所居、居有所安,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之一,老城区是老旧住宅小区的集聚地,普遍是楼层7楼及以下的步行房,随着呈现居民老龄化问题逐渐凸显,老年群体作为老旧住宅小区的主要居住对象,步行房让行动不便的老人或者身体原因导致出行困难人群生活质量大受影响,幸福指数不断降低,出行不便的矛盾日益突出,要求增设电梯的愿望日益强,加装电梯不仅有助于解决“悬空老人”的出行问题,而且可以提升居民生活品质,增强居民享受公共服务的幸福感与获得感,为此类住宅加装电梯刻不容缓。但因电梯安装居民意见不统一、建筑构造、电梯安装空间、审批部门多等因素导致增设电梯工作推进缓慢。

  二、原因分析:

  1.涉及部门繁多。加装电梯涉及审批部门如:街道(社区)、住建、规划、消防、市场监管等多个部门,同时,涉及居民、物业企业、电梯公司等多个利益相关群体,其关系复杂;加之,增设电梯需要考虑的技术改造和安装等条件,也是一项技术工作,单靠居民自行解决协调增设电梯工作,难度大、过程慢、推进吃力,至今无法安装。

  2.资金筹集困难。近年来我区老旧小区改造需求不断加大,但加装一部电梯的费用对于目前居住在老旧小区的很多家庭来说是笔不小的费用,加之,不同小区安装电梯地下管网改造、电梯井挖掘又是一笔费用,补助标准偏低。

  3.意见统一困难。老旧住宅小区加装电梯必须以居民为中心,不同楼层的居民对加装电梯认可度、看法存在差异,加装电梯需要协调邻里意见,这也是加装电梯的最大难题之一。

  三、建议措施:

  1.加强统筹协调。利用我区行政服务大厅政务服务优势,设立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审批窗口,对审批流程实行一次性告知、部门限时办结、“一站式”联合审批,减少群众跑腿次数,按照“业主自愿,充分协商,加强引导,协调服务,落实责任,确保安全”的原则成立领导小组,下设小组办公室,开展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工作,保证此项工作有序推进,制定有效措施和目标责任体系,统筹推进,针对个别小区特殊问题,跨部门协调解决问题。

  2.加大扶持力度。提高每部电梯改造补助,同时,增加加装电梯管线勘测迁移、电梯井挖掘等费用的补助。

  3、创新管理模式。创新思路,探索新的加装电梯建造费用和物业管理、日常维保费用分担模式,根据楼层高低分别赋予相应的权重系数,每层相应出资比例,如居民每月支付乘梯费;或由居民出资建设,后续运行费用通过按比例交物业费解决;或电梯建设和运行费用由居民按比例分摊等。

  4.加大宣传力度。建议由相关部门对老旧小区改造加装电梯指导政策、申报条件、审批流程进行梳理,通过“微信公众号”或制成图文《宣传手册》向群众宣传,提高群众政策知晓率。

  办理报告

  马希涛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关于老旧小区改造加装电梯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将办理情况报告如下:

  一、大兴区加装电梯流程:首先由业主确定实施主题,实施主体依据《老楼加装电梯问题解决方案》京建[2022]33号文规定,按照“一户申请就启动,达到比例就确认,协商一致就开工”的原则,组织好加梯材料,经镇街初审,区住建委复审,在确认材料合格后出具加梯确认书。公示期内业主无异议的,即可启动实施。

  二、为了减轻居民负担,采用加装电梯费用共担机制。加装电梯奖补资金分为两部分,管线改移定额补助 24 万元/部,电梯建安定额补助 24 万元/部。

  三、2023年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引发了《北京市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操作指引(试行)》,文中给出了业主出资指导区间供协商参考,具体以业主协商后协议约定为准。

  四、大兴区为了进一步推动老楼加装电梯工作,将《北京市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工程技术指导》和《既有住宅加装电梯指导图集》(试行)装订成册和《北京市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操作指引(试行)》,以及市建委下发的宣传材料,分发给各镇街、社区,并且成立了加装电梯服务中心,专门负责协助镇街做好政策宣传和加梯项目监管工作、做好业务指导工作、为镇街及居民提供咨询服务、协助镇街做好社区加梯全流程讲解。确保每一位有需求的居民及时了解加装电梯各种事项。

  北京市大兴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

浏览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