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提案
近年来,大兴区坚定不移打造产业强区,发展动能更加强劲充沛,特别是在航天、氢能、生物医药等领域培育了一批行业龙头落地生根、集聚成势,目前正在加大力度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全力推动产业集群发展壮大。
为进一步发挥区域产业聚集效应,吸引高精尖企业入驻大兴,特别是高科技生产制造型企业的先进产能落地大兴,建议在现有产业区域布局基础上,加快推动以老旧厂房为代表的工业用地存量资产更新改造升级,尽快建设国际高标厂房,以尽快吸引和吸纳高精尖企业的制造产能落地大兴,创造更加优质的新一代产能和更加丰厚的可持续税收。
具体建议如下:
一、紧抓市场机遇,吸引不断外流的高精尖企业。我们与全球五大行之一的世邦魏理仕共同考察了北京南部共计超过190个制造业项目,高标厂房整体稀缺,大兴区内高标厂房仅占10%左右,特别是中日创新合作示范区内完全没有高标厂房。这导致蓝箭航天、星河动力、中创志远、国科天成等不少京内高精尖企业产能外流。究其原因,是原有老旧低标准厂房已经不能满足高精尖企业的生产制造需求。建议我区抓住当前的市场供需错配机遇,吸引不断外流的高精尖企业。
二、对标先进产能,打造国际标准的新一代厂房。经调研,大多数先进制造业企业需要实现规模化生产能力的条件,不仅需要能够灵活布置复杂生产线的万平米级别宽阔平层空间,能够容纳重型设备的大于2.5吨/平米的承重和结构稳固的动态载荷,而且需要超过10米的净高以满足大型设备安装、高端吊装工艺和天车设施使用。同时需要建设多层高标厂房并提供坡道上楼,以实现真正的工业上楼从而提高土地资源效率。建议我区对标先进制造业的生产工艺实际需求,打造国际标准的新一代厂房。
三、撬动国际资本,赋能存量资产的新经济活力。经调研,目前西红门(中日创新合作示范区)内优质可租赁厂房资源极为有限,大多数为传统产业迁移后的历史遗留物。但随着大兴内外高端产业企业的生产需求日益增加,通过更新改造赋能存量资产,将存量工业用地打造成新一代高标厂房具有重要的产业示范意义和产能吸纳潜力。特别是当前外资投资机构已经将高标厂房列为了产业基础设施的投资重点,盘活存量工业用地不仅有利于吸引高精尖产能创造高额产值税收,而且有利于最大限度利用外资打造开放型经济。
办理报告
王玉然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推动存量工业用地更新、建设高标厂房落地高精尖产能的建议”提案收悉,现将办理情况报告如下:
一、建立产业空间资源库助力高精尖企业落地发展
为统筹全区产业空间,我区建设了大兴区产业发展服务平台,梳理形成全区产业空间资源台账,其中就包含了全区目前可利用的标准厂房具体情况,并形成动态更新机制,优先为高精尖企业落地提供空间资源支撑。
二、出台老旧厂房更新改造实施细则
2024年为进一步推动老旧厂房转型升级、功能优化和提质增效,落实老旧厂房更新改造实施工作,北京市印发了《老旧厂房更新改造工作实施细则(试行)》,从适用范围、工作机制、工作流程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鼓励利用老旧厂房发展智能制造、科技创新等高精尖产业,创建新型服务消费载体。大兴区迅速落实市级文件要求,目前已形成了大兴区老旧厂房更新改造台账,针对台账内企业重点跟进,鼓励企业根据先进制造业生产工艺实际需求,定制化建设高标准厂房,打造国际化创新载体。
三、鼓励存量工业用地转型升级打造高标准厂房
为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市、区两级都出台了支持老旧厂房改造的政策,积极盘活存量工业用地及老旧厂房。其中:《北京市高精尖产业发展资金》对符合条件的老旧厂房更新利用奖励项目按不超过纳入奖励范围总投资的20%给予奖励,单个项目奖励金额最高不超过3000万元。《大兴区促进高精尖产业发展暂行办法》支持老旧厂房改造再利用。对利用腾退空间、老旧厂房,建设符合区域高精尖产业发展方向的先进制造业项目的,按照改造项目投资总额的20%,给予最高不超过500万元的资金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