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提案
一、现状:
自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下发《关于在义务教育阶段推行中小学生课外活动计划的通知》以来,各级教委及学校对此项工作非常重视,学生在各个年级段可去往相对应年级的活动场所进行综合实践活动,在社会各方面的大力支持下,此项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但经调查问卷,仍存在系列问题。
二、问题:
1.有41.8%学校存在以“学业紧张”为由而暂停社会实践活动。
2.有58.2%的人对当前的社会实践活动感到一般或较差,其中有32%的人认为“学校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过于形式化”。
3.技术类的实践活动还存在“专业性较差”,“主题陈旧、单一”等问题。
以上问题反映了社会实践活动的不足,学生对实践活动兴趣减退,不利于动手能力的培养。
三、建议:
1.提高实践活动次数与时长,在活动过程中发放相关活动道具,聘请专业人士带领讲解或自由参观,提高学生的动手次数以及切实参与感。
2.开设红色革命历史类的文化实践活动(例如瞻仰烈士陵园、参观革命老区、红色景点等),减少生态公园以及徒步类的实践活动。
3.开设实践科技类的实践活动,切实动手操作,做到实践出真知,在实践中探索、学习。
4.对教师、家长开展实践培养,让其了解实践活动的目的,更好的陪伴学生,鼓励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培养爱好。
办理报告
王燕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关于提升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频次及效率的建议”的提案收悉。首先非常感谢您对我区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关注与深入思考,并提出了极具建设性的建议。针对您的提案,结合大兴区教委中小学生社会大课堂办公室工作职能和工作实际情况,现将办理情况报告如下:
一、厘清提案问题
您的提案深入分析了当前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一是有41.8%的学校因“学业紧张”暂停社会实践活动,导致学生参与机会减少;二是有58.2%的学生对当前社会实践活动兴趣一般或较差,反映出活动吸引力不足,其中32%的人认为学校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过于形式化,缺乏实质性内容;三是技术类实践活动专业性较差,主题陈旧、单一,不利于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针对这些问题,您提出了提高实践活动次数与时长、开设红色革命历史类文化实践活动、开设实践科技类活动、开展实践家长培养活动等建议,对强化实践育人工作具有积极意义。
二、提案办理情况汇报
(一)关于提高实践活动次数与时长问题
教育部在2001年公布实施的《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设置了综合实践活动必修课程,要求从小学三年级起,综合实践活动及地方与学校课程的课时共占总课时的16%-20%,有力地保证了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时间。北京市教委在2015年7月31日发布的《北京市实施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的课程计划(修订)》中,第十二条明确指出“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和北京市规定的必修课,包括学科实践活动、信息技术、劳技、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等”。第七条要求“各学科平均应有不低于10%的学时用于开设学科实践活动课程……在学时上可与劳动技术、信息技术、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等统筹使用,也可以与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统筹使用。”大兴区教委也明确要求各学校合理安排社会实践活动时间,确保每学期至少组织两次以上社会实践活动,每次活动时长不少于半天,以保障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参与和体验。要求学校积极与社区、企业、文化场馆等建立合作关系,拓展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更多元化的实践场所。同时,鼓励学校开发校本实践活动课程,增加实践活动的丰富性和趣味性。做到在活动过程中发放相关活动道具,聘请专业人士带领讲解或自由参观,提高学生的动手次数以及切实参与感。多年来,大兴区中小学校每个学期都会结合本校教育教学实际情况,组织学生走进实践基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从内控系统后台的数据看,在2024年9月至2025年6月间,大兴区有近12万名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实现了全区中小学校开展实践活动的全覆盖。
(二)关于开设红色革命历史类文化实践活动问题
近年来,教育部先后出台了关于深化爱国主义教育、中小学德育、义务教育改革等一系列政策文件,突出时代性、体现系统性、注重操作性、强化实效性,切实把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落细落小落实。2020年6月印发了《中小学贯彻落实〈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重点任务工作方案》,进一步明确了总体要求和重点任务,细化了工作实施途径,推动各地加快构建一体贯穿、循序渐进的爱国主义教育体系。北京市委学习领导小组2021年11号文件《关于充分利用首都红色资源加强青少年党史教育的实施方案》中,明确提出了要组织开展好“七个ー”活动。即中小学生在义务教育学习阶段至少走进一次国家博物馆、首都博物馆、抗日战争纪念馆、军事博物馆、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中共中央北京香山革命纪念地和北大红楼与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旧址,充分利用首都红色资源加强青少年党史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大兴区教委严格按照教育部、市教委等相关文件要求,高度重视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既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又注重发挥实践育人功能,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广大青少年心中牢牢扎根,让广大青少年培养爱国之情、砥砺强国之志、实践报国之行。要求大兴区各学校要充分发挥各类社会实践基地、青少年活动中心等校外活动场所作用,组织学生定期开展参观体验、红色旅游等活动,结合公益劳动、社区服务、志愿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爱国主义教育细化为贴近学生的具体要求。
(三)关于开设科技类的实践活动问题
在多年的社会实践活动管理工作中,大兴区教委的中小学生社会大课堂管理办公室已建立常态化工作机制。坚持五育并举,深化推进素质教育,大力倡导实践育人,培育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当前大兴辖区内经认证的社会大课堂资源单位共计90余家,涉及文化类、农耕类、科技类、艺术类、工业类、安全类、食品健康类、体育拓展类等八个资源门类。其中,涉及科技类的社会实践单位有:北京航天科普教育基地、北京蜜蜂堂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天普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生命科学馆、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北京市气象探测中心、SINOVAC科兴“疫苗▪希望”科普展厅、大兴国际氢能示范区等。每类社会实践单位开发的实践活动涉及的实践门类并非单一,即使在其他资源门类的社会实践活动中也有很多是涉及到科技类的实践活动。截至目前,全北京市可以接待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的资源单位有近700家,涉及到各个门类。大兴区的学生可以到北京市任何区的资源单位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所以目前开设的科技类实践活动完全能满足学生的要求,让学生能切实动手操作,做到实践出真知,在实践中探索和学习。
(四)关于对教师、家长开展实践培养问题
大兴区教委严格按照上级文件精神,一直要求各中小学校在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前,务必要对教师实施培训并组织教师参加实践活动设计。以此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实践指导能力。鼓励教师结合学科特点,设计跨学科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要求各中小学校通过家长会、家校联系平台、家长一封信等方式,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宣传实践活动的重要性,让家长了解实践活动的目的,引导家长积极参与和支持学生的实践活动,更好的陪伴学生,鼓励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培养爱好。同时,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共同优化实践活动方案。
感谢您的提案,我们将持续关注关于提升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频次及效率的问题,加强对相关工作的管理和监督力度,积极推进各项工作,不断完善相关机制和措施,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和社会实践机会。
大兴区教育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