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4号姚锦丽-关于促进氢能与多元化能源系统深度融合的建议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17日来源:大兴区政协

分享:
打印

  会议提案

  一、现状

  氢能作为清洁、高效的能源载体,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受到了广泛关注,特别是在交通、工业、建筑和发电等多个领域中,具有显著的应用潜力。氢能的制取、储运和应用逐步被纳入能源转型的重要议程。我国在氢能领域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技术突破,多个省市已开展氢能相关示范项目,探索氢能与其他清洁能源的协同发展。

  大兴区作为北京市的一个重要城区,在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建设智慧城市和现代化基础设施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在传统产业和能源形式转型浪潮中,氢能有潜力作为解决能源供给、改善环境、提升综合利用效率的重要手段。

  二、问题

  1.能源产业协同发展不足,效率亟待提升

  当前,我国能源体系依旧存在综合利用效率不高的问题,传统能源与可再生能源、氢能之间的协同管理尚处于初步阶段。能源存储和调度能力不足,尤其在风能、太阳能等间歇性能源的调度方面存在较大挑战,无法充分发挥绿色能源的潜力。

  2.能源系统整合性不强,氢能应用局限

  虽然氢能在许多领域具有巨大潜力,但现有的氢能利用模式和技术水平较为分散,尚未形成系统性、规模化的应用模式。尤其是在氢能与电力、热力等多种能源的综合利用方面,尚缺乏成熟的技术和有效的协同机制,导致氢能的广泛应用面临瓶颈。

  三、建议

  1.加快源网荷储氢一体化的建设,推进能源系统的高度融合

  建议大兴区加速推动源网荷储氢一体化能源体系建设,实现氢能、风电、光伏等清洁能源的高度融合。通过建立完善的能源调度平台,促进各类能源的协同运行,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同时,加大对氢能制取、储运和应用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提升氢能的市场渗透率。

  2.加快推广多元化制氢模式,积极开发特色应用场景

  大兴区可以作为试点,积极推广氢能冷热电三联供系统和分布式光伏发电制氢应用。在这一过程中,鼓励企业和科研机构联合开发具有本地特色的应用场景,如利用分布式光伏发电制氢并结合三联供系统提供清洁电力、供热和制冷服务,实现能源的综合利用与节能减排。

  3.加强政策支持和市场激励,快速推动氢能产业商业化

  政府应加强氢能产业的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为氢能产业提供更多的扶持政策。同时,鼓励社会资本投资氢能产业链,吸引更多企业参与氢能技术研发和商业化应用,促进产业链的完善和市场化。

  办理报告

  姚锦丽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促进氢能与多元化能源系统深度融合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将办理情况报告如下:

  在推进源网荷储氢一体化建设方面。目前,我区已建成示范区南区低碳园区建筑示范项目,今年将结合大兴区能源需求和产业布局,拓展氢能在农村民宿、农业大棚等场景的应用,推动源网荷储氢的技术路线在大兴区有所展示。同时,加大对氢能制取、储运和应用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一方面积极支持氢能制取、储运企业发展,助力企业研发成果转化,另一方面加快推进加氢站建设,提升氢能供应保障能力。

  在推广多元化制氢模式与特色场景开发方面。鼓励企业和科研机构联合创新,探索更多具有本地特色的能源综合利用方案,以示范项目为抓手,研究氢能冷热电三联供系统和分布式光伏发电制氢应用推广的可能性,争取相关技术路线得到更好验证,相关市场有所突破。

  在强化政策支持和市场激励方面。计划迭代升级“氢能3.0” 政策,继续加大区级产业基金氢能项目的扶持力度,对企业研发、示范应用给予一定激励支持。同时,积极争取市级基金支持,引导社会资本投资氢能产业链。

浏览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