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提案
需求背景与意义
在我国双碳战略布局背景下,以纯电动电池、插电混合动力和燃料电池系统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正在加速替代传统燃油汽车及其相关产业链;尤其是在商用车占据。北京市作为我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通过发展新能源汽车和相关产业链生态来达成“碳达峰碳中和”这一事关国家民族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上责任重大;而大兴区通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整个北京市氢能汽车重要产业的支柱性区域,大兴区氢能汽车产业和相关供应链生态的蓬勃发展,对于我国、北京市乃至大兴区进一步促进能源消费结构改善、绿色智能交通体系保障和实现相关产业链的创新融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但同时,也应清楚看到我区在发展氢能汽车产业及其上游供应链生态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特别是在当前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和产业变革日新月异的今天,与国内其他新能源汽车产业优势城市地区相比,大兴区在产学研用协同发展、首台套技术装备产业化、高层次创新平台建设等方面,还存在较大的不足。
建议:
针对上述问题现状,特提出以下建议,以期强化大兴区氢能汽车产业的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
1)支持产学研强链创新协同
面向氢能汽车技术发展与应用的重大需求,聚焦整车正向设计、核心零部件制造和智能化、网联化、轻量化等产业链核心技术环节,支持企业、高校及院所机构结成产业链创新联合体,开展具有基础前瞻和关键共性技术自主研发,支持重大共性技术和关键核心技术的战略储备应用基础研究,并对其中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创新研发给条件支持,促进我区在氢能汽车领域的产学研上下游互动;
2)支持氢能新材料首次应用
支持鼓励氢能领域企业聚焦氢能汽车新材料卡点环节,创新组织模式开展揭榜攻关、样机研发、研究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对于其中符合《北京市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示范指导目录》的新材料首次应用在氢能汽车上的,应考虑给一定的条件支持,促进我区在氢能新材料重大核心关键技术领域的科学创新、技术突破和产业影响力提升;
3)支持高层次创新中心建设
鼓励氢能领域创新主体在我区积极争取组建重点实验室、产业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载体,对于已有明确规划的氢能领域研发设计、中试集成、测试验证等产业支撑平台予以条件支持,促进我区在氢能领域构建具备行业影响力的创新生态聚集;
4)支持区内重大项目攻关
鼓励我区企业主体积极申报国家省部级纵向研发项目,对于成功申报并获批取得国家级重大项目的,如: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以及国家颠覆性技术创新重点专项等,应考虑根据其获批的国拨资金额度考虑匹配相应的资金补助。
办理报告
张振翀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促进大兴区氢能汽车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将办理情况报告如下:
支持产学研强链创新协同方面。大兴区近年来氢能产业链条不断补强,围绕技术突破、创新发展引聚了一系列优质潜力企业。2024年底,北京氢能创新中心批复落地,以降本增效为核心目标,聚焦行业发展痛点问题,协同领军企业、高校院所共同开展重点任务攻关,包括整车正向设计、商业化场景打造、核心零部件技术突破等,加速实现氢能技术自主创新突破。
支持氢能新材料首次应用方面。目前,大兴区正在迭代优化氢能产业专项支持政策,包括支持企业与科研机构开展技术研发,对氢能产品首台套应用、新材料首批次应用等给予配比支持,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快技术成果攻关转化。
支持高层次创新中心建设方面。大兴区坚持打造具有行业影响力的创新生态聚集区,鼓励创新主体在大兴区组建各类创新平台,对获得国家级或市级创新中心、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等资质认定的企业或机构给予支持奖励。通过科技发展带动产业强区,高质量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助力区内重大项目攻关方面。大兴区支持企业主导重大课题研究,后续也会对主导国家级或省市级重大科技专项、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企业,给予支持。

打印



京ICP备050714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