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提案
一、现状:
有限空间作业是现代工业生产、建筑维护、设备检修等领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许多关键的生产环节和设备的维护检查都需要在有限空间内进行,如化工设备的内部检修、地下管道的维护等。这些作业对于保障生产设备的正常运行、延长设备使用寿命、提高生产效率具有重要意义。但有限空间因空间狭小,通风不畅,不利于气体扩散,容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以及氧含量不足,易导致作业人员中毒、窒息,事故死亡率高居不下。国家应急管理部公布的数据显示,近年来,仅工贸行业共发生有限空间作业较大事故95起、死亡357人。我区在2022、2023年也接连发生有限空间作业事故。
二、问题:
通过对有限空间生产安全事故分析,总体上反映出目前采用人工审批、巡检等传统限空间作业管理模式,管理效率低下,维护成本高昂,不满足城市精细化管理要求,不能有效保障作业人员生命安全。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对应急管理和安全生产工作不重视。个别企业相关管理制度和作业规程不健全、不落实,造成制度和规程的缺失或形同虚设。
二是工作程序未严格执行。由于污水池、化粪池、沼气池、市政管道、地下室等各类有限空间,在清淤清污和检维修作业的过程中,内部容易积聚硫化氢、一氧化碳、甲苯等有毒有害气体,因缺乏有效的通风措施,极易导致氧气含量不足,从而引发中毒和缺氧窒息事故的发生。部分企业在有限空间作业前,未对有限空间作业风险进行全面细致的辨识与评估,未严格遵守“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的作业程序,导致事故发生。
三是监督管理存在薄弱环节。个别行业、属地对有限空间作业监管工作重视程度不足,未能充分认识有限空间作业的高风险性与复杂性,导致在制度建设和执行层面出现滞后现象,未能紧跟行业发展步伐进行适时更新。
三、建议:
(一)强化顶层设计,明确发展目标
一是各级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应深刻认识到加强有限空间智慧化管控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政府层面要从政策上给予明确支持,持续细化落实《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关于加强窨井盖安全管理的指导意见》、《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规定》等文件要求。引导、推广采用窄带物联网有限空间系统对有限空间作业全流程进行电子化管理,支持小程序+云平台进行审批作业,对有限空间作业流程、作业人员进行强制管控,确保各项规定得到落实,极大提高管理水平。
二是积极探索多元化融资渠道,引入社会资本参与系统建设,形成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投资格局,实现政府与社会资本的共赢,为有限空间智慧管控系统的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资金保障。
三是应急管理部门作为核心牵头单位,要充分发挥其组织协调和应急处置的职能优势,同时紧密联合住房和城乡建设、城市管理、水务、通信等多个相关部门,打破部门壁垒,实现信息共享与资源整合,以智慧城市建设为契机,运用窄带互联网技术统筹有限空间作业管理,打造数字化管理模式,实现新质生产力发展。
(二)加强宣传与教育工作
一是广泛传播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的重要性、潜在风险、预防措施、数字化智慧管控技术。通过生动案例、专家解读、互动问答等方式,增强宣传的吸引力和实效性,使安全知识深入人心。
二是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的监督和管理。通过建立公开透明的信息披露机制,及时向社会公布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状况、事故处理结果以及违法违规行为等信息,接受公众的监督,同时,聘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作为特邀监督员,参与有限空间作业管理,了解窄带物联网的有限空间智慧化运用,进一步提高全社会知晓率和参与度。
三是应加强与行业协会、专业组织以及媒体等社会力量的合作,共同推动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知识和窄带互联网技术智慧应用的普及和宣传。通过多方联动、资源共享,形成强大的宣传合力,提升全社会对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的关注度和参与度,共同营造安全稳定的有限空间作业环境。
(三)强化监督检查与执法力度
一是要健全工作机制。政府应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监督检查体系,确保监督工作的全面覆盖与深入实施。按照“三管三必须”工作原则,完善监管机构或部门,统筹协调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监督工作,明确职责分工,确保监督工作的有序进行,同时,在“企安安”系统专设有限空间作业检查板块,结合重大隐患判定标准,明确重点检查内容,并依托窄带互联网技术功能,设置有限空间智慧化应用情况采集功能,加强全行业有限空间管理力度。
二是要检查与激励相结合。采用定期检查与抽查相结合的方式,结合年度有限空间专家指导服务,全面依托“企安安”系统,对有限空间作业开展检查,将使用窄带互联网技术的有限空间智慧应用纳入检查中,作为激励项进行推广,同时,将采用窄带互联网技术等有限空间智慧应用的企业优先考虑纳入综合监管白名单企业,引导企业使用先进技术开展有限空间管理工作。
三是要强化监管执法。明确执法程序和标准,确保执法工作的公正、公平和透明,对于发现的问题及隐患,要立即责令企业限期整改,并跟踪检查整改情况,确保问题得到彻底解决。对于拒不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企业,要依法依规严厉处罚,同时,还应加强多部门的协作配合,形成联合执法机制,共同打击有限空间作业中的违法违规行为,切实保障作业人员生命安全。
办理报告
任涛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关于强化窄带物联网技术应用保障有限空间作业人员生命安全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将办理情况报告如下:
近年来,我局持续发挥作用,多措并举强化有限空间安全监管,制定相关文件统筹部署全年有限空间安全监管工作。面向全区开展有限空间专项培训、有限空间专家指导服务工作、有限空间大比武、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有限空间现场观摩活动。定期组织召开区城管委、区住建委、区通管办等重点行业领域进行有限空间作业警示约谈。利用双防一推进专项行动对夏季有限空间作业进行工作监督提醒,并发放有限空间工作提示单。
为进一步推进有限空间智能化管控,大兴区应急管理局牵头区城管委、住建委、水务局、经信局、园林绿化局、体育局等相关部门召开有限空间智慧监管工作推进会。对《加强有限空间作业智能化监管工作方案》进行深入解读,系统阐述智慧监管的目标、实施路径及技术应用要点。各参会单位就智能化设备技术保障、高风险管控措施开展深入交流。依托专业公司对区内代表工贸企业进行有限空间点位危险物质浓度检测,通过两次摸排对比形成总结报告为智慧化监管提供数据支持,并组织区内技术公司就智能井盖和NB挂锁的性能功能及可推广性进行座谈论证。借助2025年安全宣传咨询日活动科技赋能区展示有限空间智慧井盖设备,呈现了大数据、物联网如何为城市安全运行织就一张高效灵敏的“防护网”。区应急局联合水务行业推进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智慧化监管工作,观看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警示教育片与有限空间智能管控视频。有限空间智能管控视频展示了当前先进的数字化监管技术应用场景,包括智能监测设备实时数据采集、物联网设备联动预警等,生动呈现了智能化手段在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中的显著成效,帮助参会人员开拓智慧监管新思路。
为全面做好提案相关工作,我区主要从以下几个角度开展工作: 一是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的监督和管理。通过建立公开透明的信息披露机制,及时向社会公布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状况、事故处理结果以及违法违规行为等信息,接受公众的监督,同时,聘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作为特邀监督员,参与有限空间作业管理,了解窄带物联网的有限空间智慧化运用,进一步提高全社会知晓率和参与度。
二是结合年度安全检查计划和日常业务工作,按照“三管三必须”工作原则,开展督查检查,督促指导相关行业深入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治,统筹协调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监督工作,明确职责分工,确保监督工作的有序进行,明确重点检查内容,并依托窄带互联网技术功能,设置有限空间智慧化应用情况采集功能,加强全行业有限空间管理力度。
三是通过日常检查、会议等形式,对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知识和窄带互联网技术智慧进行广泛宣传,让企业逐步了解窄带物联网的有限空间智慧化技术,进一步提高智慧技术的知晓率,并鼓励企业积极使用先进技术开展有限空间管理工作,提升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能效。
下一步,大兴区将紧密结合相关行业有限空间作业的特点,深入调研行业需求,通过整合多方资源,加强与科技企业、科研院所合作,推动新技术、新设备在有限空间监管领域的应用,着力破解有限空间监管中存在的信息不畅、预警滞后、处置效率不高等难题,以智慧监管赋能安全生产,推动全区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水平再上新台阶,切实保障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有序开展。
至此您的提案已经办理完毕。

打印



京ICP备050714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