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5号文化艺术界( 陈妤 )-关于依托区位优势舞活文旅资源的建议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26日来源:大兴区政协

分享:
打印

  会议提案

  内 容:

  一、问题:

  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为贯彻落实新时代首都发展要求,开创首都文旅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北京出台了《北京市建设“演艺之都”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3年—2025年)》和《促进多元消费业态融合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为促进“演艺之都”建设和文旅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大兴区积极响应号召,为加快巩固文旅品牌,持续强化“文旅+”战略,但是由于区域文旅融合产业发展力量相对分散,文旅资源缺乏亮点,难以发挥特色品牌效应。

  二、分析:

  经过调研发现,大兴区文旅产业发展存在缺少文化资源统筹规划、主题特色不够鲜明、未形成有效发展合力和文旅融合产品单一等现象。

  三、建议:

  (一)全区统筹规划,各部门合作发力

  为激活文旅资源,建设“演艺之都”,促进多元消费融合发展,需要打破部门壁垒,达成共识,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因此建议加强政府引领和顶层设计。由区政府统筹规划,联合文化和旅游局、商务局、财政局等相关部门在深入实地调研和统计分析产业数据的基础上,出台大兴区文旅融合产业发展相关政策,明确发展方向,厘清职责分工,有序推动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二)舞出文旅特色,擦亮大兴又一名片

  北京历史悠久,曾先后为蓟、燕、前燕、大燕、刘燕、辽、金、元、明、清等朝代的都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北京是世界著名古都,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是一张金名片。传统文艺演出形式是中华优秀文化中的“瑰宝”,也是彰显民族特色的重要载体。建议,相关部门深入研究北京历史文化特色和传统演艺形式,重现惊鸿舞、杂技和魔术等优秀传统艺术魅力和光彩,以文艺演出的形式,讲好“北京的故事”,坚定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

  (三)舞活商业经济,助力“演艺之都”建设

  传统文艺表演具有中华民族独特风格,其作品雅俗共赏、喜闻乐见,深受大众喜爱。近年来,《醒狮》、《九歌》等历史题材的艺术作品,刷新了观众对中国传统文艺的认知,受到热烈追捧,成为北京市打造“演艺之都”,助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的又一亮点。为推动文旅融合产业发展,建议充分利用春风里和凯德茂·大兴等商场闲置空间,建设国风元素的场景,作为“人民身边”的舞台,由专业演员进行沉浸式古风文艺展示。在为商场引流的同时,以文艺表演为载体,宣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北京悠久历史。

  (四)依托数字经济,创建新型产业模式

  短视频为普通人提供了展示自己的舞台,记录私人生活、分享见解、展示才艺,实现个人价值的表达。目前短视频作为移动互联网时代重要的新兴视听业态,已成为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版块和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赛道。可考虑在国风元素的场景中搭建清宫风、古代民俗风等小型主题影棚,为短视频和图片提供拍摄空间,从而带动国风服饰、化妆、视频及图片剪辑、短视频制作与培训等文化产业,提供灵活就业机会,从而创建新型产业模式。

  办理报

  陈妤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依托区位优势舞活文旅资源”的建议收悉,现将办理情况报告如下:

  一、积极推进“演艺新空间”建设。

  为贯彻落实《北京市建设“演艺之都”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3年—2025年)》总体要求,结合“文化大兴”建设,大兴区依托现有公共文化设施资源,着力打造和更新了一批具有大兴特色的“演艺新空间”项目。截止目前,本区共有9家营业性演出经营场所,其中专业剧场4家分别为大兴剧院大剧场1个,演艺区剧场1个;繁星亦花园剧场1个;星光影视园2号厅livehouse演出空间1个。近两年的营业性演出场次达300余场观众人次超14万人次。

  二、特色演艺品牌助力“演艺之都”建设

  一是与知名IP开心麻花联合打造“开心聚大兴 京南观大戏”北京大兴演出季,活动以演艺为切入点,深度串联区内优质文旅资源,在开心麻花大兴联名剧场、区文化馆,以及产业园区、商圈、高校等多元场景展开,将开展30余场喜剧演出和主题活动,贯穿全年。

  二是引入知名戏剧IP“繁星戏剧村”以剧目种类多样化为运营方向,联手打造具有国内一流水准的小剧场,通过“沉浸+互动”的创新设计,全力打造京南文化新地标繁星亦花园剧场,同时推出“大兴剧好看”2025年百场演出活动。

  三是联合星光影视园打造北京南城首个livehouse。演艺空间由2000平方米的演播厅改造而成,采用好莱坞级别的专业设备,可同时容纳3000名观众观看演出,现已开展多场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演唱会活动,并深受音乐爱好者喜爱。

  四是京南艺术中心项目已进入建设阶段,预计2026年底完工投用,面积达2.5万平方米,内设三个特色剧场,为北京市河北梆子剧团和北京曲艺团提供排练演出场所,有效的助力文艺院团发展,促进京南文化繁荣。

  五是依托区内老牌精品演出项目,持续深耕大兴区演出市场发展,开展“新春嘉年华演出季”“新春交响音乐会”“院区手拉手·戏曲艺术进基层”系列活动、“金秋演出季”“文润万家精品直通车”文化惠民系列活动、“多彩大兴·魅力绽放”群众文化风尚季、“关爱弱势群体·共建和谐社区”文艺汇演活动等,激发区域文化活力,提升文化品牌的知名度与影响力。

  六是全年开展不低于900场的惠民公益演出活动,组织农村“文艺演出星火工程”“百姓周末大舞台”“公益电影放映”等惠民工程进村社、进景区、进军营、进校园、进园区,让群众享受大兴公共文化发展成果带来的实惠。

  下一步,我局将紧扣委员建议落实工作,以系统化思维推进大兴区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强化政策支撑体系,在资金扶持、审批优化、人才培育等维度形成制度保障。打造具有地域辨识度的特色演艺品牌矩阵。通过文化赋能区域经济发展,实现文化资源价值、商业运营效益与旅游经济增量的深度耦合,着力构建以文旅融合为引擎的区域经济发展新增长点。

  北京市大兴区文化和旅游局

浏览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