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动北京中日创新合作示范区建设进程、积极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新格局的建议

发布时间:2022年08月30日来源:

分享:
打印

关于推动北京中日创新合作示范区建设进程

积极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新格局的建议

区政协社会法制与民族宗教委员会

民建大兴区工委

各位领导、各位委员:

大家好,我发言的题目是《关于推动北京中日创新合作示范区建设进程、积极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新格局的建议》。

为深入贯彻习总书记关于拓展中日双方务实合作的精神要求,充分发挥首都在对日交往中的政治互信和示范引领作用,推动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发展新格局,国家发改委于2020年11月正式批复,在大兴区设立“北京中日创新合作示范区”。

北京中日创新合作示范区规划建设以来,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示范区招商引资工作,成立了“北京大兴国际商业服务有限公司”和“中日国际创新产业发展基金”平台。但是受当前严峻的国际形势和全球疫情影响,示范区在建设过程中仍面临诸多挑战,主要体现在:

一是示范区的整体布局和建设进程仍需进一步规划和完善。受全球经济大环境影响,园区新基建、用地权属、模块开发、建设资金、融资渠道等问题日渐凸显。

二是外资企业入区投资和招商引智方面挑战不断增大。受疫情影响,全球供应链深度重构,跨国企业的国际化战略布局大幅调整,不利于示范区进一步开展跨国的高精尖产业创新合作。

三是在多元化数字平台建设方面仍需进一步加强。随着示范区入驻企业的增加和数字化应用需求量的增大,数字化服务水平有待提高。

针对以上问题,现提出建议如下:

一、完善示范区体制机制建设,稳步提升区域内规划水平

一是充分发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国家发展新动力源优势,借助北京行政副中心建设和“三城一区”发展优势,优化产业发展结构,提升示范区空间布局水平。二是持续发挥“管委会+平台公司+基金”运营模式的积极作用,引导鼓励平台公司积极参与到示范区建设中来,为区域规范化发展提供资金支持,拓宽融资渠道。三是进一步完善示范区各项管理制度,探索建立中日知识产权交易中心。通过知识产权保护方面法规的宣传和培训逐步营造遵法守法的良好氛围搭建中小企业与大企业之间的知识产权交易桥梁,打造知识产权国际化保护示范区。四是完善“产研网络型协同”创新机制全面提高创新效率,为企业机构从封闭式创新向开放式协同转型提供动力。

二、全面推进示范区平台建设,持续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

一是加速中日双方企业多功能平台建设进程产业发展、科技成果转化、公共服务管理方面积极探索合作加强中日人才间的流动和企业间的技术交流。二是打造符合国际水准交易平台。通过打造以人才交流、行业准入、跨境贸易为重点的新机制,优化国际化营商环境,进而推动国际合作水平、行业管理标准再上新台阶三是进一步优化示范区内营商环境。积极培育双向开放、公平透明、非歧视性的市场环境和创新环境,努力实现更高水平的互利共赢。

三、加速数字场景整合应用,提升示范区现代化水平

一是加强示范“智慧大脑”建设。建设示范区数据可视化看板,推行智慧化、智能化的综合物业管理模式和入区企业管理。二引进优秀的数字化服务商,搭建企业数字化平台。为企业生产水平提质增效提供专业性、针对性、一站式的数字化升级服务。提升示范区生活服务数字化水平。通过增强信息覆盖、智慧家居、智能社区、新基建建设,服务职工日常生活和企业的管理运营。四是提升示范区安全生产数字化水平。进一步优化城市和产业网络安全环境,建设有效维护数据安全和保护个人隐私的数据社会管理体系,依托数字技术提升现代化治理能力,为示范区企业网络安全保驾护航

四、完善小微园整体规划布局,带动园区迸发新鲜活力

一是建议在示范区精细建设运营小微园。广泛吸引区域民营孵化器、市级龙头孵化器进驻小微园,充分发挥小微园更易探索改革、更能突出功能性特点的特色优势,与示范区“一带两轴三核多组团”总体布局形成合力二是合理规划小微园选址,充分发挥小微园积极作用。传统示范区主要是企业物理空间的集聚,示范区内小微园更加倾向于企业的功能性集群。建议在选址过程中以项目类型进行优化配比,依托核心企业形成功能集群和产业战略聚合,进而更好地实现集约高效发展。三是进一步提升示范区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增加小微园资金政策扶持力度,强化亩均效应。持续打造以生命工程、氢能源转化、人工智能等为特色的区域产业,为示范区整体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我的发言完毕,谢谢大家。

    张松江   大兴区政协常委、社会法制与民族宗教委员会委员

         民建大兴区工委社会服务专委会副主任

         北京市大兴区社会组织联合会会长

浏览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