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国际型都市型现代乡村产业 助力乡村振兴

发布时间:2022年08月30日来源:

分享:
打印

关于打造国际型都市型现代乡村产业 

助力乡村振兴的几点建议

区政协经济科技农林委员会

农业界别组

各位领导、各位委员:

    我发言的题目是《关于打造国际型都市型现代乡村产业 助力乡村振兴的几点建议》。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础,没有产业的支撑,乡村的全面振兴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十三五”期间,我区通过特色产业的培优做强、农业结构的持续调整、三次产业的融合升级,实现了乡村产业的稳步发展。但从整体上看,要应对“双循环”发展格局带来的新机遇、新挑战,我们尚有一些不足需要关注,如:乡村业态的现代化程度不高,融合深度不够,综合竞争能力不强,土地资源利用水平还需提升,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还有待创新。为了进一步聚焦短板,加快构建国际型、都市型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推动乡村持续振兴,特结合调研情况,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聚焦农村业态的有机更新

作为北京的郊区,我们的乡村产业既要服务于首都功能定位,又要服务于超大城市消费市场,既要有国门底色,也要有大兴特色。因此,建议深耕一产和三产,推动乡村产业的更新迭代。

一方面是要分领域催生赋能型现代农业。强化数字赋能,依托乡村新基建,加大农业产业营销推送、订单种植、物联互联、技术中控等方面的数据场景应用,实现现代信息技术的加持。强化科技赋能转变农业科技的投入模式,激发农业企业等社会主体的自主创新动力,鼓励各类社会主体与国内外科研院所合作,通过项目交流、人才培养等方式,自主研发现代农业所需的核心技术与优良品种。强化装备赋能。发展现代农业设施、农业装备,在提高生产效能、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推动装备设施的模式输出和技术输出,丰富现代农业的产品供应体系。

另一方面是要分区域发展乡村新型服务业。建议在庞采路、南中轴及永定河、凤河沿线集中布局乡村休闲服务业态,打造体育、颐养、游学等一系列能够发挥大兴地缘优势和产业特色的主题休闲区域,吸引相关产业上下游企业入区发展,激发乡村活力。在三座新城及重点产业园区周边,依托城郊多元化发展特点,有序利用闲置农宅、出租房屋等资源,规范发展养老产业、公寓产业等服务业态,培养农民转型成为服务业从业人员,逐步扭转“吃瓦片”思想。在庞各庄镇、魏善庄镇、采育镇等重点小城镇区域有序布局商业、餐饮业等生活性服务业,在提升公共服务保障水平的同时,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就近就业岗位。加快谋划礼贤镇、榆垡镇航空主题创意商业街区,通过文化产业、休闲农业与特色商业的融合,带动大兴国际机场周边乡村产业的整体升级。在一产比重较大的长子营镇、安定镇等镇发展适度规模的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如农技推广、净菜加工、农机作业、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等业态,为农业的发展引入社会化资源、技术和人才。

二、聚焦内外循环的交互整合

一方面加大对内协作。建议依托区域内优势主导产业,优化乡村产业体系。推动生物医药产业基地的中医药板块外延拓展,利用乡村的空间,发展中药种植、中药文化园区等,实现区域主导产业与乡村发展的兼容。聚焦CED北京电子商务中心区的企业资源,进一步浓厚农村电商产业发展氛围,为农产品的高效流通插上翅膀。借助新媒体产业基地的文化创意驱动力,争取在南中轴农耕文明的展览、展示方面进一步摸索路径,实现突破。

另一方面强化对外合作。建议紧抓新国门发展机遇,加大农业产业与自贸区建设、综保区建设、跨境电商产业的协同,探索建立覆盖京津冀地区、辐射全国、着眼全球的农产品绿色走廊。探索建立中日合作示范区中的农业板块园中园,积极引进高端、高效、高新科技的日本农业项目和企业,带动区域农业产业的跨越提升。

三、聚焦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

土地资源是农业发展的根本性资源,在减量发展的背景下,土地资源的深度挖潜是必由之路。农用地方面要在效益上挖潜,建议进一步盘清家底,对农用地的利用情况进行动态调查分析。对于低效利用的地块要逐一建立台账,挂图作战,通过规模化经营、机械化作业、立体化种植、科学化轮作等一系列措施,提高土地产出率。由第三方接转经营的土地,可探索在合同中对投资强度或产出效益进行约定,建立保障金机制,避免土地撂荒闲置。林地方面要在空间上挖潜,建议探索“以林谋业”的林下经济发展新模式,在林冠下开展农、草、药、游等项目的复合生产经营,在发挥林地生态功能的同时,加大经济价值的转化探索。宅基地方面要在权能上挖潜,通过改革进一步完善宅基地“三权分立”机制和利益联结机制,可以采取用地指标空间置换或就地利用等模式,也可探索宅基地入市或抵押担保路径,使宅基地成为农村向市场开放的又一关键要素,吸引更多资源下乡,在乡村营建创客空间。集建地方面要在成本上挖潜,建议加快完善点状供地机制,结合农业项目、乡村旅游项目容积率较低的特点,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布局,节约集建地用地指标,创新租赁、托管等模式,降低用地成本,实现建设用地对农业农村发展的优先支持。

    四、聚焦体制机制的创新发展

一是探索农业园区型发展机制。研究推动农业产业园、科技园、创业园、孵化园的建设,为园区集中配套一定规模比例的集体建设用地,同时建立园区服务平台,为入园主体提供科技研发、培训咨询、市场推广、资金融通、法律事务等多方位的服务,形成示范政策的集合、资金项目的集成和资源要素的集聚二是注重集体经济的参与。引导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利用现有的土地资源、人力资源、资金资源直接开办或入股参与乡村产业的发展,组织带领农民共同参与地区建设,共享地区发展成果。三是优化农村地区营商工作体系。做强政策营商,为涉农企业提供土地流转、发展基金、财政补贴等多方位的政策支持,针对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定制个性化政策包,优化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做优资源营商,进一步深化我区农村土地和农村金融改革示范,充分在放活上做文章,让农村的发展氛围更具吸引力。做大市场营商,利用十四五规划发布之机,围绕发展蓝图和市场前景加大地区推介,让市场主体看到商机,看到潜力,主动投身我区乡村产业,积极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我的发言完毕,谢谢大家。

发言人:周雪峰  区政协常委、提案委员会委员

九三学社大兴区工委副主委

区农业农村局办公室主任

浏览次数: